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有关云南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一群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引起广泛关注。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活动范围甚至重叠。为了促进不同栖息地亚洲象的交流,相关部门设立了生态廊道。目前我国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图示为1975-2014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图。

材料二: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地区。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当地自然保护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

(1)简述1975-2014 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
(2)分析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材料三:元江河谷位于横断山区边缘,山高谷深,谷底几乎寸草不生,是中国最热、最干的干热河谷。每年,这片土地约有800毫米左右的集中降雨,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750毫米。某农业科研团队研发的“热谷玫瑰”葡萄在元江河谷试种成功。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从葡萄挂果到成熟期间干热无雨,生长期病虫害不易发生,葡萄不依托农药仍长势很好,且果肉坚实抗颠簸,通过快递渠道,可在60小时内将最佳品质的鲜果送达全国各地。图示为云南省元江河谷位置图。

(3)元江河谷形成干热河谷的原因。
(4)果农希望让“热谷玫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请为他们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
2024-05-0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阿根廷南部,是以广阔台地为主的荒漠和半荒漠高原。巴塔哥尼亚冰原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当地建设了冰川国家公园。约7000万年前,高原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火山活动,熔岩形成的山体垂直节理发育,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塑造出了绮丽的塔状尖峰。图示为“冰川国家公园位置及周围地形分布图”和“塔状尖峰景观图”。

材料二:巴塔哥尼亚沿海盛产阿根廷红虾,近年来,阿根廷红虾热销全球。2014年,上海水产集团收购当地的一家渔业公司及下属船队和加工厂,成为中国在阿根廷独资经营的首家红虾企业。随着中阿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国渔业合作的优势互补日益增强。

(1)巴塔哥尼亚高原荒漠广布,其原因之一为东部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明显。请分析其荒漠广布的另一个原因。
(2)描述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在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过程。
(3)简述阿根廷红虾近几年热销全球的原因。
(4)为了进一步促进中阿渔业合作,请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24-05-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枣庄地处鲁南,曾经是一个以煤炭、电力、建材工业为主的工矿业城市,有“鲁南煤城”和“建材之乡”之称。随着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日益消耗,“资源诅咒”日显突出,为此枣庄市开启了城市转型之路。图为枣庄市区域略图。

材料二微山湖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枢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和重要调蓄湖。曾经,这里竭泽而渔,污染严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通过大力治理、修复和保护,微山湖再现草长莺飞的景象,湖区群众实现了从“靠湖吃湖”到“靠湖养湖”的转变。微山湖上,一首生态保护的新曲唱响,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1)分析枣庄煤炭开采给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2)请从产业结构分析资源枯竭城市枣庄面临的主要问题。请对枣庄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微山湖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渠道。近年来,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微山湖地区人民牢记使命,勇挑重担,舍小家、顾大局,确保了微山湖一湖清水进北京。为此你建议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
2024-03-29更新 | 457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4 . 北美大河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汇入加利福尼亚湾。流域干支流多峡谷,河床比降大,其大峡谷段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河谷景观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佛水坝修建后,对科罗拉多河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下游沙滩增多B.上游运输繁忙C.河口渔业减少D.下游流量增多
2.科罗拉多大峡谷两侧景观差异显著,北侧林木苍翠,南侧植被稀少,其原因是(     
A.北侧高山冰雪融水浇灌,植被丰富B.北侧处于暖湿气流迎风坡,林木苍翠
C.南侧悬崖峭壁,土层薄,植被稀少D.南侧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2023-05-06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区域示意图。位于盆地南部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该盐湖上形成厚厚的坚硬盐盖,图中青藏铁路直接修建在察尔汗盐湖之上。

材料二: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内,年均日照时数可达3600小时。这里地势平坦,植被稀少,风沙严重,有大量未利用的荒漠化土地。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实现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有效结合。

材料三:乌尤尼盐沼为世界最大的盐沼,由于雨季积水时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空景色,水天相接,纯净梦幻,因此被称为“天空之镜”(下图);同时,乌尤尼盐沼卤水中含有几乎占有金世界一半的锂金属资源。锂金属资源主要通过卤水提锂工艺制成初级产品——碳酸锂。

(1)气候比较干旱是乌尤尼盐沼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分析该区域降水较少的原因。
(2)从天气角度分析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格尔木植被恢复的原因。
(3)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________,太阳辐射强;区域内________少,日照时间长,可利用光照时间长。
2023-04-2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2022年10月3日,我国南方地区某校高一地理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开展了一次土壤野外考察,采集土壤标本,回校后完成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该地理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土壤标本呈土红色,腐殖质较少,质地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腐殖质较少,主要是因为(     
①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旺盛②植被差,枯枝落叶少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较强④风力小,风化作用弱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地理小组的同学带回少量土壤用于阳台种植花草,对其做法的目的阐述合理的是(     
A.浇纯净水——补充土壤矿物质B.加入果皮——增加土壤透水性
C.倒入茶叶渣——改变成土母质D.拌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
2023-02-14更新 | 521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的基本物理性质,许多海洋现象都与这些性质有关。图1是“北大西洋及周边海域简图”,图中箭头示意洋流流向,图2是图1中某处“海岸地貌景观”。



(1)列举图2中出现的海岸地貌:________
(2)图示区域①~⑥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有____(写数字),这些寒流使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比同纬度地区更____
(3)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
(4)乙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分析其形成原因。

8 .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针C.针阔叶混交林D.针叶林
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
2022-12-31更新 | 671次组卷 | 49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6-11更新 | 20854次组卷 | 52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大陆自然海岸线漫长,类型分为淤泥质岸线、砂砾质岸线、生物岸线、基岩质岸线等。淤泥质岸线是几类岸线中长度最长的一类,主要分布在辽宁东部沿海、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等岸段。淤泥质海岸岸线曲度小、潮间带坡度平缓,人类可通过填海造地、围垦养殖、建造港口等工程,在海湾中淤积出更多的土地,因其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在几类岸线中长度急剧减少。伴随着自然岸线被开发为人工岸线,岸线呈现出平直化、单一化与硬质化现象。

贝壳堤指海岸带淤泥质海岸平原上由海生贝壳碎屑和细沙、粉沙组成的一种滨岸堤。它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具有粉沙底质、水清而成,以波浪潮汐作用为主的有利于贝类生长的海湾环境。我国自天津附近东至海边的沙泥质平原上有四条很长的贝壳堤,沿着同渤海湾现代海岸大体一致的方向自北而南分布。每一道贝壳堤都代表了过去的一道古海岸线,它们共同见证了渤海湾西岸沧海桑田的过程。遗憾的是,这些断续绵延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贝壳堤,如今差不多已被破坏殆尽了。



(1)淤泥质海岸和基岩质海岸在地貌上是不同的。说出基岩质海岸的两种地貌类型。
(2)贝壳堤的形成是哪种地质作用造成的。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迁,海岸线发生了哪些变化。
(3)指出淤泥质海岸线急剧缩减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淤泥质海岸线的合理建议。
(4)请指出保护好、利用好贝壳堤的意义。
2022-05-19更新 | 4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东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