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下图示意高山栎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草甸
2.影响海拔3.2km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条件B.热量条件C.河谷风速D.人类干扰
3.为维持终年常绿,雪线附近高山栎与低海拔地区高山栎相比(     
A.叶片较厚B.叶片宽阔C.叶片较绿D.枝干弯曲
2022-01-02更新 | 100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2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下表示意孟加拉湾沿岸某两地的各月降水量(单位:毫米)。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210.3128.4895539.323.9
11303560142288
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41.448.567180349.6418.5
4113492881432617

(1)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并简析其成因____
(2)材料二表中与拜蒂克洛降水特征相符的是____地(填①或②),分析其降水量季节差异的形成原因____
(3)丙区域是所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据图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析加尔各答最易受到河水泛滥影响的原因。
2021-09-18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4.3海—气相互作用(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斑马、牛羚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草原(1.5万km2)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草原(0.15万km2)之间迁徙。众多斑马、牛羚横渡马赛马拉境内的马拉河的场景甚为壮观,被称为“天国之渡”,央视曾多次进行现场直播。“动物大迁徙”已成为该区域最重要的旅游项目,肯尼亚的旅游业发展较早,每年游客量约70万,人均旅游支出677美元,坦桑尼亚每年游客量约20万,人均旅游支出988美元。


(1)指出斑马、牛羚迁徙的主要目的。
(2)指出图示草原地区湿季降水类型及降水的主要特点。
(3)与坦桑尼亚相比,说明肯尼亚发展“动物大迁徙”旅游业具有的优势条件。
2021-08-05更新 | 68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铃薯是喜冷凉型作物。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其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的转变。该市总面积5.45万平方千米,目前总人口约289万,耕地面积约86.7万公顷。



(1)指出该区域盛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
(2)分析该区域生产马铃薯优势气候条件形成的原因。
2021-05-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稻一般分布于气候湿润的季风区,但澳大利亚也有较大面积的水稻生产。澳大利亚大概有2000多个家庭拥有水稻农场,大部分集中在34°S~36°S、年降水量350~480mm的新南威尔士州西南部和维多利亚洲的墨累河谷一带。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澳大利亚的水稻均为单季稻,完全依赖于河流水灌溉。2019年新南威尔士州遭遇近1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水稻产量锐减90%;干旱“噩梦”尚未过去,该地又迎来了一场火灾,大量农田毁于一旦。粮食产量受到巨大影响,2020年是粮食供应非常短缺的一年。下面为澳大利亚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

(1)推测澳大利亚种植水稻的主要优势条件。
(2)简析澳大利亚水稻生产均为单季稻的原因。
(3)简述大面积水稻生产对澳大利亚水稻种植区的不利影响。
(4)说明2020年澳大利亚粮食供应非常短缺的主要原因。
2020-11-29更新 | 46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商丘市名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以色列卡梅尔山区1月均温为11.2C,8月均温为24.7℃,山顶年降水量为750mm,年潜在蒸发量为1500mm,某些月份常发林火。专家发现,上一次林火发生的间隔时间对该次林火后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卡梅尔山区位置,下表示意2010年发生的林火中,不同林火间隔年限下,不同样地的植被恢复情况。植被指数是指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生物量越多,植被指数越大。不同样地受所在地水热条件的影响,植被指数差异较大。据此完成问题。


样地近30年林火次数2010年林火与上一场林火的间隔/年2010年林火之前2011年2012
植被种类数植被指数植被种类数植被指数植被种类数植被指数
H2213912441707994
L349111268788186
M10521923610043103
1.林火的形成需要积累一定的可燃物,在干燥的季节出现概率较大。下列月份中,卡梅尔山区最易发生林火的是(     
A.1~2月B.4~5月C.6~7月D.9~10月
2.2010年林火发生之前,与L样地相比,H样地植被种类数较少,主要是因为(     
A.土壤水分条件较差B.少数物种竞争优势大
C.植被恢复时间较短D.林下光照条件较差
3.M样地植被指数恢复较慢,主要是由于(     
A.土壤贫瘠B.火灾间隔时间较短
C.植被茂密D.火灾强度较大
2021-04-07更新 | 37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2月一轮复习摸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历史上,塞罕坝(如图1)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但因过度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1962年,为抵御风沙南侵,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被人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如今的塞罕坝是华北地区森林旅游胜地,来自各地的游客年均在50万人次左右。图2是塞罕坝林场中已经培育了10年的云杉树苗,其高度不及成人的肩部。


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单一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地表起伏小
2.塞罕坝培育了10年的云杉树苗植株较矮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风沙灾害严重
B.坡度陡,水肥保持能力差
C.气候的大陆性明显,降水较少
D.纬度较高,冬季较长,热量不足
3.塞罕坝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B.自然生态资源良好,吸引力大
C.交通运输种类齐全,交通便利
D.建设投入力度大,资金雄厚
2020-03-22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实验班)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美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智利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吸引了国际天文科研机构在其北部设立天文台。智利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能源缺乏,为应对国内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智利将加强新能源开发,但暂时不会考虑发展核能。智利是世界重要的鲜果出口国,其鲜果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图6左图为智利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隶属智利的复活节岛孤立于东南太平洋上,是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该岛近似呈三角形,全岛由火山凝灰岩构成,地面崎岖不平。岛上整齐排列的巨石像面对大海,昂首远视,给世人留下奇观和谜团。经研究发现,这些石像是由当地先民用石镐雕刻而成的。下图右图为巨石像景观图。



(1)分析智利北部设置天文台的观测条件。
(2)列举出智利可大力发展的新能源种类,并说明原因。
(3)推测巨石像的岩石类型,并分析说明典型特征。
(4)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提出智利为促进本国鲜果产业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020-02-1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1.9.3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巅峰冲刺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项提升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热带草原气候)偏北方向30多公里处,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某个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外来骤增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作用下发生反应,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材料二: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中国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受迪拜酋长办公室的邀请和委托,在当地开展耐旱海水稻实验种植,2018年5月实验种植获得成功。

材料三:近年来死海面积急剧萎缩,面临“死海将死”的局面,人们计划修建“红海—死海运河”,引红海水入死海。下图甲亚北非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计划修建的“红海—死海运河”示意图。


材料四:埃塞俄比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图丙为埃塞俄比亚人口密度分布图。


(1)玫瑰湖呈粉色时正处于北半球的什么季节(冬或夏),并分析其成因。
(2)指出迪拜开展耐旱海水稻实验种植的优势条件。
(3)说明“红海—死海运河”修建后对死海及其周边地区带来的效益。
(4)指出埃塞俄比亚人口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主要气候原因。
10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人口428万,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1)描述图中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
(3)归纳该国乳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