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2400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称为世界早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如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
2023-07-22更新 | 972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西部的莺歌海盐场,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沿岸有30多平方千米的泥质滩涂,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盐场。早期主产日晒细盐、日晒优质盐、粉洗精盐等,产品广销海内外。因市场环境变化及劳动力缺失等问题,莺歌海盐场曾一度生产受阻。后莺歌海盐场全方位转换经营机制,投资兴建氯化镁厂,同时发展旅游业,开辟出盐、化工、旅游等多种经营的广阔道路,为其他盐场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向。下图示意莺歌海盐场附近海水表层盐度分布。



(1)指出甲地海水盐度等值线往东南方向凸出的影响因素。
(2)分析莺歌海盐场晒盐的自然区位优势。
(3)简述莺歌海盐场的发展历程对其他盐场发展的启示。
2023-07-05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一)地理试题

3 .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06-12更新 | 14624次组卷 | 5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4 . 土林是一种特殊地貌景观,西藏阿里地区的土林发育最为典型。该地土林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物质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
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
2023-06-10更新 | 729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如梦令·元旦》

1929年底,在红军挺进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取得了胜利后,毛泽东填下了这首词。长期以来,粮食种植业在清流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十年来,随着城镇化推进,清流县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代耕代种的水稻托管业务快速发展;并且出现了果树村、茶叶村、养鱼村等农业专业化生产村。目前,清流县已经实现了从“路隘林深苔滑”到“路宽林茂粮丰”的转变。下图示意清流县地形。

(1)说明1929年清流“路隘林深苔滑”的自然背景。
(2)分析近十年来清流县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
(3)简述水稻托管对清流县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3-06-10更新 | 3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沼泽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陆地沼泽化是泥炭沼泽发育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湿润的条件下泥炭沼泽具有更高的碳累积速率,随着垂直方向上的泥炭积累,地下水位上升,泥炭沼泽在水平方向上向周边扩展。左图为某泥炭沼泽水平方向扩展过程图,图中数字为泥炭发育年龄(单位:距今千年)。右图为该泥炭沼泽某时期沿左图AB线所做的剖面示意(省略了地表植被)。


   
(1)根据左图中泥炭发育年龄描述该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的水平扩展方向。
(2)判断右图所示的年代,并说出判断依据。
(3)根据泥炭沼泽扩展速率分析距今4—5千年时该地区气候对泥炭发育的影响。
2023-05-28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呼伦贝尔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平均海拔在600~800米之间,树木大多长在地势隆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林线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1.呼伦贝尔高原没有林线分布的原因是(     
A.纬度高B.降水少C.海拔低D.坡度级
2.影响呼伦贝尔高原森林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A.地下水B.土层厚度C.降水量D.气温
2023-05-27更新 | 788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小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刁口流路泄洪排沙能力低,易发生洪涝,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经清水沟流路入海,刁口流路废弃。水沙供应断绝后,废弃的刁口三角洲岸线在海洋动力的作用下发生快速调整。1992年当地政府在原刁口河以东至清水沟以北修建稳固的防潮堤。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及刁口流路河口三角洲岸线的变化情况。


   
(1)分析1976年前该区域易出现洪涝的自然原因。
(2)描述1976~2016年废弃的刁口河口三角洲岸线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023-05-26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农牧交错区北连毛乌素沙漠,南接六盘山,年均降雨量375mm,生态系统承载力小,对自然环境变化敏感,土地退化是该区主要的环境和发展问题。从2000年开始,国家在该区陆续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和保护措施,植被覆盖度显著提升。经研究表明,植被的降水利用率是驱动该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县区及宁夏农牧交错区的分布图。表格为1990—2020年宁夏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相关情况。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990—2020年)
占宁夏农牧交错区
面积比(%)
主要分布区
未显著变化区50.14盐池县南部,同心县北部,海原县西南部
显著提升区49.33盐池县东北部,原州区北部、西部、南部,彭阳县西北部,西吉县北部
显著退化区0.53盐池县城镇分布区,原州区城镇分布区
(1)说出该区土地退化的气候原因。
(2)列举四项2000年后该区实施的生态恢复工程。
(3)概括1990—2020年该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整体空间差异,并从气候、植被角度分析原因。

10 . 冰斗是形成在雪线附近的由冰川侵蚀作用而成的三面环山、后壁陡峭的半圆形洼地。根据冰斗底部海拔可以概略估算古雪线位置进而推测古气候条件。下表示意第四纪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某山地东西坡冰斗底部海拔及冰斗面积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千年)东坡西坡
海拔范围(m)平均面积(km2)海拔范围(m)平均面积(km2)
上层冰斗32~174055~41201.94270~44500.86
中层冰斗73~583942~39533996~4057
下层冰斗150~1373703~37103875~3895

1.第四纪以来该地区(     
A.雪线下降,气候转暖B.雪线下降,气候转冷
C.雪线上升,气候转冷D.雪线上升,气候转暖
2.与东坡比较,该山地西坡冰斗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处南北断裂带,地壳抬升明显
C.位于山地的向阳地带,气温较高D.组成岩石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2023-05-18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