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海平面上升时期,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育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潟湖,距今5500年前莱州湾海平面开始下降,潟湖最终与海洋分离,退居内陆,河流经湖泊注入海域。此后湖泊位置不断演变,湖泊面积经多次扩大、缩小后,最终消失。研究表明,莱州湾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的气候变迁。完成下面小题。

   

1.距今6000年前左右,莱州湾潟湖形成的原因是(     
A.海水侵入陆地,流水侵蚀加剧B.海水侵入陆地,海洋侵蚀加剧
C.流水顶托加强,海洋堆积加剧D.海水顶托加强,流水堆积加剧
2.潟湖与海洋分离后(     
A.河流长度减小B.湖泊淤积加重C.湖泊深度增加D.湖泊盐度增加
3.莱州湾地区气候变化的趋势是(     
A.一直变湿润B.干湿交替,总趋势变湿润
C.一直变干旱D.干湿交替,总趋势变干旱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是世界第二深水湖。坦噶尼喀湖湖面海拔774m,最深处位于其北部,深达1470m,低于海平面600m以下:流入坦噶尼喀湖的河流主要有马拉加拉西河、鲁济济河、卡兰博河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卢库加河,并且最终汇入刚果河,但目前已呈明显淤塞状态。流域内年降水量为820—1600mm。下图为坦噶尼喀湖流域示意图。

(1)说明坦噶尼喀湖形成深水湖的原因。
(2)推测坦噶尼喀湖流域地势的总体特点,并说明其对坦噶尼喀湖的影响。
(3)有科学家预测,坦噶尼喀湖将来会干涸。试从气候变暖的角度说明其依据。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火地群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火地群岛西部和南部为山地,雪线高度仅500-800m,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m,海岸线较为平直。火地岛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这些苔藓植物可吸收和储存养分,分泌有机酸,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

材料二 下图为“火地岛位置图”。



(1)说明火地群岛西侧山地雪线较低的原因。
(2)分析导致火地群岛西侧海岸线曲折的地质作用。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苔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2-11-07更新 | 810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4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草地的返青期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返青期最早和最晚的草地类型一般分别是温性草原化荒漠和高寒草甸。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而内蒙古草原返青期则会提前。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影响草地返青期的首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水分
2.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的原因是(     
A.草地洪涝增多B.土壤淋洗作用强
C.地温回升缓慢D.地表蒸发量减少
3.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内蒙古草原返青期提前的原因是(     
A.气温异常B.土壤湿润C.风力增强D.冻土融化
2024-04-11更新 | 3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

5 .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小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A.风力微弱B.相对湿度更大C.大气更稳定D.植被茂盛
2.该山最可能位于我国(     
A.甘肃省B.江西省C.陕西省D.贵州省
3.大雾天气多,其影响表现为(     
A.气温变化和缓,茶叶的品质优良B.空气质量下降,诱发呼吸道疾病
C.视线下降,影响缆车运行D.天气多变,游客急剧减少

6 . 黄河上游某古老江心洲平均海拔约4600米,面积还在持续增大。据调查,该江心洲上不同树龄的灌木植被仍然保持着原生自然状态,没有乔木植被发育。下图是该江心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树龄较大的灌木主要分布在江心洲的(     
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
2.该江心洲没有乔木植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壤瘠薄B.热量不足C.水分过多D.风力强劲
2022-03-23更新 | 834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7 . 刚果河为非洲第二长河,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水系发达。读刚果河流域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流量大,河口处却未能形成三角洲,其原因最有可能有(     )。
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持续下沉②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③中部为刚果盆地,泥沙在此处沉积,搬运至河口处的泥沙极少④泥沙被强大的洋流带走⑤河口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泥沙不易沉积⑥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
2.下列选项能体现出图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
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D.中部为盆地→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
2022-10-14更新 | 41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区域,扼陕、甘、川三省要冲,陇南境内高山森林密布,丘陵河谷交错,亚热带向暖温带、中温带的过渡带,气候宜人,水、能源矿产等资源丰富,但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陇南山区的发展长期高度依赖自然资源,曾经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核心部分。近年来,陇南通过产业扶贫等多元帮扶措施实现了脱贫,但当前区域内脱贫户的生计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可持续生计仍面临巨大挑战。下图示意陇南多元帮扶措施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



(1)指出陇南山区曾经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核心部分的原因。
(2)根据陇南的地理环境,指出陇南脱贫帮扶措施实施的依据。
(3)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陇南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野生大鲵多栖息于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暗河及相连的河段中,1995年湖南省张家界市选择河流水域建立了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为满足黔张常铁路项目建设需求调整了其功能分区。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经历了从人为定性划分到基于“3S”技术划分的过程。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学者提出功能分区的优化倡议。如图示意1995年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其中线条为河流,细线为河流支流,粗线为河流干流。

(1)推测1995年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
(2)有研究学者提出,将该自然保护区水域两岸一定范围内的陆地划为保护区的缓冲区。请说明其依据。
(3)请说明“3S”技术在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划分过程中的作用。
2024-03-01更新 | 35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10 . 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区的典型内陆湖,具有湖泊面积大、水深相对较浅的特点,拥有丰富的湿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水源主要来自伊犁河。下图示意1961—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分别代表(     
A.入湖径流量、蒸发量、降水量B.降水量、蒸发量、入湖径流量
C.入湖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D.降水量、入湖径流量、蒸发量
2.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伊犁河入湖口可能(     
A.湖岸线升高B.湖水盐度升高C.生物种群数量减少D.水域深度保持不变
3.20世纪70年代巴尔喀什湖地下水变化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降水减少B.蒸发加剧C.对湖泊大量补水D.上游修建水库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