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艾比湖流域(44°02'N-45°23'N,79°53'E-83°53'E)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为当地水、盐汇集中心,湖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河流及地下水。流域内湿地、荒漠交错,根系较浅植物更耐盐碱土壤,根系较深植物耐旱能力更强。某研究小组选取艾比湖流域河岸、沙丘、荒漠、盐沼四种不同生境所对应的典型荒漠植被胡杨、梭梭、白刺和盐穗木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数据绘制了四种植被水分利用来源构成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较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荒漠植被往往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图中四种植被耐受盐碱能力最强的可能是(     
A.盐穗木B.白刺C.梭梭D.胡杨
3.胡杨主要长在河岸周边,但胡杨只是将河水作为一种辅助水源来利用,河水利用率始终占比不太高,可能因为当地河水(     
A.季节变化大B.全年水温高C.含盐量较高D.含沙量过大
2021-11-24更新 | 61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 ℃,极端低温15.3 ℃,年平均气温26.5 ℃。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 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潟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 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
(3)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3 . 森林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由林冠截留能力、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等各部分所组成(如下图所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方流域森林的林冠截留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约是北方流域的二倍;而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则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较北方小,这是因为南方(   
A.枯落物分解较快B.山地多,平地少
C.林冠截留雨水多D.常绿林,不落叶
2.北方土壤蓄水能力较南方弱,最主要原因是(   
A.枯枝落叶少B.平原广大,地势较低平
C.林冠截留少D.土壤质地疏松,粒径大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苜蓿根部长有100大量根瘤,根系发达,有直根和很多须根,根入土较深,根系周围能分泌酸性物质。首蓿耐干旱,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被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下图示意美洲地区不同地带土壤中首蓿碎屑损失率(枯落物损失率是指枯枝落叶经过一定时间分解后,其损失重量占初始量的百分比)。



(1)苜蓿能改良土壤,请说明理由。
(2)分析图示巴西热带雨林首蓿碎屑损失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3)内华达山地苜蓿碎屑损失率比波哥大草原低,请给出合理解释。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理课题组在研究“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课题时,有以下两个设想:(1)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2)植被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论证设想一,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溶蚀率/(mm/年)
广西中部相对均匀1500~200020~220.12~0.3
湖北三峡中等1000~120012~150.06
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80.02~0.3

为论证设想二,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1)分析降水、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2)解释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
(3)为什么在我国北方的深厚石灰岩分布区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2-06-03更新 | 57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冻土湿地是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冷湿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森林、沼泽湿地类型,分布于多年冻土分布带上,植被层下是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成的泥炭层,也是全球重要的碳汇区,近30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冻土退化严重,冻土湿地出现了原有高处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某地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沼泽湿地的植被层和下覆泥炭层对冻土起保护增生作用,该作用主要是指(     
A.隔热和保储水分B.降温和增厚功能C.储存大量有机碳D.缓解气候的变暖
2.图中冻土界线的变化可能导致冻土湿地(     
A.融化区域的面积缩小B.向大气释放更多的碳
C.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下降D.微生物分解有机碳减弱
2023-12-14更新 | 1295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2019年,小浪底水库来水、来沙量大增,是自水库运行以来进入黄河下游水沙量最多的一年。由于排水排沙,小浪底水库以下河段淤积明显。下图示意2019年小浪底水库下游三个不同河段槽宽与断面冲淤面积关系(正表示淤积,负表示冲刷),伊洛河口以上接近小浪底水库,夹河滩离小浪底水库最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夏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江淮地区气温偏低B.东北平原积水内涝C.黄土高原植被干枯D.天山南北阴雨连绵
2.越往上游,相同槽宽的断面冲淤面积越大,主要是因为(     
A.径流量小B.水流速度慢C.沙源丰富D.河道宽度大
3.小浪底水库在春季水量较小时排水排沙不利于黄河下游的(     
A.航运B.防洪C.供水D.灌溉
2023-01-13更新 | 111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9 . 沙火山是沉积后尚未固结的砂体由于压力差在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的产物,形态类似火山构造。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某乡村在秋灌后,一小型河道水位降低,河床底部出现大量沙火山。调查发现,该河道春季时曾进行河道清淤,将河床底部1.5m左右淤泥清除。下图示意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沙火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阶段比,甲阶段沙火山的特征是(     
A.处于生长阶段,涌出水流较清B.处于消亡阶段,涌出水流较清
C.处于生长阶段,涌出水流较浊D.处于消亡阶段,涌出水流较浊
2.该地春季清淤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沙火山发育,发展旅游业B.疏浚河道,防治洪涝灾害
C.消除污染,改善水生生态系统D.增加河道蓄水量,利于灌溉

10 . 我国一些地区由于常年使用拖拉机进行浅翻作业,形成了一层犁底层。犁底层是位于耕作层以下十分紧实的土层,它是在犁的长期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作用下形成的。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能破坏犁底层结构。东北平原的黑土表层疏松,底层黏重,腐殖质层较厚,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东北某地农民采用免耕方式,将秸秆碾碎还田,覆盖地表,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有利于土壤(     
①增加土壤水分②提高土壤透气性③增加土壤有机质④增加土壤矿物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西北绿洲灌溉农业耕作区不进行深耕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强劲,风沙易侵蚀表土B.人力耕作,不易产生犁底层
C.劳动力短缺,深耕成本过高D.降水较少,难以形成犁底层
2022-01-28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鞍山一中、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