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当前,跨境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话题。东南亚的跨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跨境烟霾。跨境烟霾是在特定时间内,由于土地或森林火灾,造成一国空气污染物跨境并对他国的生物生存和气候造成有害影响的大气污染。读湄公河地区烟霾及起火“热点”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本次东南亚跨境烟霾主要成因是(     
①人为意外纵火             ②干旱和气候异常
③农民烧荒耕种             ④地形封闭,风力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对比两次烟霾的影响范围和起火“热点”数量,可知(     
A.2月份东北风较强B.2月份较4月份干燥
C.4月份西南风较强D.4月份治理效果较好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潮湿或地表积水的环境中,死亡植物体分解缓慢,有机物不断积累,这些积累的有机物被称为泥炭,积累泥炭的土地被称为泥炭地。泥炭地被认为是最大的陆地碳储库。苏门答腊岛东部分布有大面积的泥炭地。当地基于经济目的,一方面大规模采伐热带雨林,另一方面排空泥炭沼泽积水,然后放火烧掉泥炭,进行农田和经济林的开发。有专家认为,未来苏门答腊岛有碳汇功能降低并逐渐转变为碳源的风险(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碳的过程,碳源则相反)。目前印尼政府已颁布法规保护和逐渐恢复泥炭地。

(1)分析苏门答腊岛泥炭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的原因。
(2)简述苏门答腊岛“碳汇”功能降低并逐渐转变为“碳源”的过程。
(3)说明保护苏门答腊岛泥炭地是如何实现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考三模地理学科试题
3 .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巴尔喀什湖呈现西淡东咸“一湖两水”的现象,解释原因。
(2)从地形、气候、植被方面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022-09-20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拉达克位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北端,海拔在3000米至6000米之间,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脉。该地区山高谷深,自然环境恶劣,冬天天气寒冷,平均气温达到零下25℃,昼夜温差巨大,高山荒漠地貌贫瘠如月球表面,这里就像一块神秘的“月之地”。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给这里带来严重的用水危机,尤其是在每年4、5月份的播种期,因为缺水,河谷种植业与山地畜牧业无法进行,旱情愈演愈烈,拉达克一些村民开始逃离家园,成为“气候变化难民”。

材料三 机械工程师旺茨桑马,发明了“冰雪佛塔”(下图),他将上游河床下的地下水用管引到低地。水自上而下喷涌而出,在零下20℃甚至更低的气温下,立即结成冰凌,这样一层层覆盖下来,像是冰川形成的过程。但冰塔的融化非常缓慢。3月中旬,当所有平坦地面上的冰融化后,冰塔还矗立着,气温接近30℃时,出现了绿叶茂盛的树木与雪白冰塔并存的罕见景象,直到5月18日,冰塔才完全消融。



(1)分析拉达克地区成为“月之地”的原因。
(2)分析拉达克部分村民变为“气候变化难民”的原因。
(3)简述大规模建造“冰雪佛塔”对拉达克自然环境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气候变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贡嘎山冰川普遍出现后退、厚度减薄、面积减少等现象,但其东坡冰川(代表冰川为海螺沟、燕子沟冰川)和西坡冰川(代表冰川为大、小贡巴冰川)末端消融速度存在差异。在冰川形成和向下运动过程中侵蚀两侧及底部的基岩和松散物质,使岩块和砂砾等混杂于冰川内部形成内碛,而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研究表明,当冰川表碛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发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部分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



(1)描述1990~2019年间贡嘎山冰川表碛的总体变化特征。
(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说明贡嘎山冰川表碛增多的原因。
(3)表碛的厚度对冰川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做出合理解释。
2022-06-17更新 | 5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表水在工农业生产、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维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域面积的时空格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面图1示意黄河流域2000~2019年地表水域面积变化,图2示意各因素对黄河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水城面积变化趋势的影响量与相对影响率,其中温度因素对黄河流域不同河段水域面积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相关性。



(1)分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域面积变化对区域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
(2)说明叶面积指数对黄河流域水域面积的影响原理。
(3)从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解释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等“其他因素”与水域面积的相关性。
(4)推测温度因素与黄河水域面积呈正相关的主要河段,并分析原因。
2023-04-29更新 | 5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出访非洲: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到西非几内亚湾的“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再到静卧西南非洲大西洋边的“石油之国”安哥拉,最后折返东濒印度洋的“动物天堂”肯尼亚。

(1)相比罗安达,内罗毕年平均气温较低,且一年有两次雨季,长雨季大约是3月到5月,短雨季大约在10月到12月,解释内罗毕这种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埃塞俄比亚被称为“非洲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中国与尼日利亚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源远流长,尼日利亚是非洲目前第一大经济体,作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石油是其支柱产业,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发展水平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粮食不能自给,基础设施落后。分析中尼经贸往来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2-10-21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四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3)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
(3)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4)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1-05-31更新 | 1859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坑是喀斯特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而成的深陷地表的负地形,其四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由于受到四周岩壁的圈闭作用,天坑内部形成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原始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某团队在云南某天坑不同坡向布设样带调查植被性状的变异程度。下图示意该天坑中的样带分布。



(1)说明云南利于天坑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选出四个样带中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一个,并分析原因。
(3)分析甲样带的植被叶片普遍偏厚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