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我国某公路路段途经区域沟壑纵横、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1873~4459米。该路段年平均气温为-2℃,年降水量为336毫米,每年9月开始降雪,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大,具有雪崩风险。交通管理部门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防范雪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不能够(     
A.预判降雪规模B.监测积雪范围C.通知来往车辆D.清理路基积雪
2.该路段最有可能位于(     
A.天山B.秦岭C.长白山D.喜马拉雅山

2 . 高山林线交错带是山地森林与高山灌丛草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上边界为树线,由孤立的树木连接而成,代表了高山树木生长的最高海拔界限;下边界为林线,是封闭森林的最高海拔上限。下图示意我国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博格达山相比,白马雪山的(     
A.林线高,树线低B.林线低,树线高C.林线高,树线高D.林线低,树线低
2.一座山的同一坡,树线存在差异,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水分多少B.热量多少C.土壤类型D.坡度陡缓
2024-03-26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垂直绿化是指在建筑物的墙壁、围栏、棚架等垂直表面上种植植物。垂直绿化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绿化立面,其是指植物根扎于地面基质,可以攀附整个外墙;二是活墙,其是由预先种植的植物和包围结构组成,通常种在容器中,然后与基质、喷灌系统和支撑结构一起安装在建筑外墙上。下图示意绿化立面和活墙两种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绿化立面相比,活墙建筑(     
A.造价与维护成本低B.绿植生长条件差
C.绿植蒸腾作用较强D.冷却降温效果好
2.道路两侧的垂直绿化,其绿化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     
A.叶面平滑B.绒毛较多C.叶片大而疏D.根系深而长
2024-03-26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的泥炭层土壤。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多河由此入海。兰斯塔德地区的圩田是在沿海低地筑堤、排水而成,但排水导致泥炭变干并加速氧化分解,从而导致泥炭地地面沉降,影响到圩田地区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兰斯塔德地区沿海向内陆的地形地质剖面图。

(1)简析兰斯塔德地区有大量泥炭土分布的自然条件。
(2)近年来,兰斯塔德地区沿海沙洲面积萎缩,试分析原因。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兰斯塔德地区圩田排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4-03-12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北麓,湖面平均海拔1608m,面积超过6300km2,是世界上较大的构造湖。湖水终年不冻,以热湖著称。湖水含盐量较高,故又称盐湖。湖水清澈澄碧,素有上帝遗落的明珠,是著名的疗养圣地。

材料二据《大唐西域记》记载,伊塞克湖“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涛汨淴,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材料三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



(1)简析伊塞克湖水位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
(2)伊塞克湖是著名的疗养圣地,试分析原因。
(3)说明伊塞克湖“水族多”的原因。

6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地区常出现地表下陷现象,形成众多低于周边的“地坑”,“地坑”深度从几米到上百米不等,“地坑”内的植被长势远不及其周边地区。下图为西伯利亚某“地坑”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西伯利亚“地坑”形成原因是(     
A.地壳断裂下陷B.地下冻土融化C.天外陨石冲击D.流水侵蚀地表
2.“地坑”内植被长势远不及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地坑”内(     
A.地表起伏较大B.水分含量较多C.热量相对不足D.土壤肥力较低
3.图示“地坑”周边的地带性植被可能为(     
A.落叶阔叶林B.稀树草原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2023-12-30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暑假期间,哈尔滨某中学的小明同学前往欧洲旅游,第一站是瑞士。在瑞士小明参观了著名的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这里波光粼粼的湖泊倒映着蓝天白云与绿油油的葡萄园,风景十分优美,他拍下了图2所示的照片。图1为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对瑞士的自然风光印象十分深刻,在这次瑞士旅游期间他可以看到(     
A.幽暗森林中密布的板状根B.白桦金黄的落叶铺成地毯
C.冰雪覆盖的角峰直指蓝天D.橄榄叶在阳光下反射光芒
2.小明参观的葡萄园可能位于图1中的(     
A.a点北侧B.b点南侧C.c点西侧D.d点东侧
3.医药是瑞士第一大产业,其现代制药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地处山区,垂直地带性显著,原材料丰富
B.具有化学工业基础及制药业传统
C.位于阿尔卑斯山区,气候适宜,便于生
D.工业基础雄厚,环境洁净优美

8 . 研究发现,新西兰南岛东南部的海滩上的摩拉基大圆石形成于距今6500万至3300万年前左右,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包裹内核,经过400万~500万年时间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图1示意新西兰南岛位置,图2示意海滩上的摩拉基大圆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板块界线为(     
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2.与图中山脉东侧河流相比,西侧河流(     
A.流程短,流速小,流量小B.流程长,流速大,流量小
C.流程短,流速大,流量大D.流程长,流速大,流量大
3.摩拉基大圆石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海相沉积——风化侵蚀——地壳抬升B.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海相沉积
C.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海相沉积D.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2023-12-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下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处典型自然植被分别为(     
A.落叶阔叶林——疏林草原——灌木草原B.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疏林草原
C.针阔混交林——疏林草原——灌木草原D.针阔混交林——灌木草原——疏林草原
2.在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的原因主要是(     
A.区域小气候变干燥B.林木密集,截留雨水
C.坡面涵养水源能力弱D.植被吸收消耗大量水分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原则,该区域山坡的植被最宜是(     
A.乔木林地B.灌木林地
C.耐旱草本植物D.耐寒草本植物

10 . 下图1、图2分别示意加里曼丹岛(甲岛)和牙买加岛(乙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岛位于乙岛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乙岛(     
A.山脉呈南北纵向排列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D.城市分布受地形影响大
3.甲、乙两岛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流速较快B.结冰期较短C.含沙量较高D.有断流现象
2023-11-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