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04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德雷克海峡常年风高浪急,号称“杀人海峡”。下图示意德雷克海峡位置及海岐里3个地点(a、b、)的不同水深及流速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A.海峡南部洋流流速更快B.海峡北部洋流流速更快
C.海峡表层洋流流速更快D.海峡各处洋流流速差异不大
2.德雷克海峡成为“杀人海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板块交界处,海底地震频发B.冰山数量多,阻挡作用大
C.航线上多暗礁险滩D.海峡处狭管效应明显
3.据监测,德雷克海峡海冰能够阻滞海水流动,从而影响秘鲁寒流的强弱。当德雷克海峡海冰增加时,南美洲西海岸(     
A.降水减少B.气候炎热C.渔场减产D.洪涝频发

3 . 研究发现,藏南谷地南岸某山坡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下图),该山坡植被由下至上依次出现亚高山草甸草原、亚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海拔4200米处的灌丛对物种繁育起到了庇护作用,草地物种数不降反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拔42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迅速减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A.光照减弱B.降水减少C.热量增加D.土壤贫瘠
2.灌丛对亚高山灌丛草甸中草类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改善了光照条件B.改善了水分条件C.减少了牲畜啃食D.提高了土壤肥力

4 . 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B.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都较快
C.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D.气候只能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差D.水分条件差
3.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
A.气候湿热、草类茂盛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
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
2017-04-1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东南沿海某区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①地为迎风坡,降水丰富B.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
C.矿区地势低洼D.城市均沿河分布
2.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原因是乙河流域
A.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
B.林地分布少,水土保持作用弱
C.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
D.近海岸地势平坦,利于泥沙沉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