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
C.区域性D.单一性
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B.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会相互制约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D.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流发育程度低,多外流河
C.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D.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
2017-10-13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O2排放量增多
3.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
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
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
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3 . 下图为非洲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该地区西北部有大规模的动物迁徙,但A地区附近的动物却很少迁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地区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
C.冰川作用D.风力作用
2.A地区附近的动物很少发生大规模迁徙的原因是(  )
A.土壤肥沃,热量充足B.人类活动频繁,影响动物迁徙
C.水源充足,地形闭塞D.动物数量较少,生态稳定
3.关于图中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火山口处的外流湖B.湖泊水位无季节变化
C.以河流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D.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4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的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2016-11-27更新 | 45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5 . 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城市住房,又称之为城市森林花园,其主要特征是:每一层楼房都有一个公共院落、私人小院和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供住户种花种菜、遛狗养鸟,也可将车停放在自家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左图为第四代住房的中低层——第8楼层的平面设计图(一层六户型),右图为其植物外墙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森林花园的设计,将
A.有利于缓解中心商务区停车难的问题
B.有利于加强城市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
D.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
2.若该设计率先在广州建成并投入使用,则关于8楼的相关户型选房观点合理的是
A.隆冬季节,801户型受冷空气影响较804户型小
B.春分日早晨,802户型受803户型遮挡,不便观看日出
C.炎炎夏日,806户型比803户型炎热,804户型比802户型炎热
D.国庆节前后,806户型的庭院获得的光照时间较801户型少
3.关于植物外墙的说法,可信的是
A.边缘砾石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昼夜温差,促进植被生长
B.屋顶保护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水分下渗和根系向下发育
C.砾石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风防冲刷
D.植被层的作用,在于截留水分,涵养水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B.风力作用强烈,气候干旱
C.干旱为主D.多高大山脉与盆地
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该省新能源丰富。其中,塔拉滩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风沙危害严重,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植被不断恢复。

“青豫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止于河南省,是“西电东送”重点项目,是世界首个以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截至2023年8月30日,该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省输送“绿电”1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369.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9万吨。上图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下图为“青豫直流”工程区域图。

(1)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塔拉滩地区适宜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原因。
(2)简述该项目在沿线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3)从气流运动、光照强度、能源利用方式、产业结构等角度,分析光伏产业发展如何改善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
(4)分析该工程建成后对河南省的有利影响。
2024-01-06更新 | 368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低山丘陵区园土层深厚肥沃,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产区,但高强度的农业垦殖和山地植被破坏导致该地区发育了众多的侵蚀沟(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坡向对侵蚀沟发育强度影响较大。图2为东北长白山中段(东北—西南走向)某地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侵蚀沟密度分布示意图,该地有季节性冻土分布。



(1)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简述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的发育过程。
(2)指出东北长白山中段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密度分布状况,并推测形成东坡和南坡侵蚀沟密度状况的原因。
(3)说明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发育对当地人类生产生活及自然环境的危害。
2024-01-1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降雨侵蚀力反映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沂河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鲁山南麓,临沂以上河段主要流经山区,其中临沂站附近地形相对平坦,耕地较多,源头区域多天然林分布。流域内部分区域常出现较严重的土壤侵蚀,危害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图为沂河流域(临沂站以上)范围及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沂河流域(临沂站以上)流水侵蚀的特征是(     
A.随海拔降低逐渐递减
B.中游严重,源头和下游较轻
C.分水岭附近较轻,山谷处较重
D.以河流汇集处向上下递减
2.影响沂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降水强度②地形起伏③支流数量④土地利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合理的是(     
A.河谷修建大坝,削减径流B.退耕还林,恢复山区植被
C.疏浚河道,减少泥沙淤积D.开垦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10 . 2023319日至23日,我国出现了近年来影响范围最大、势力最强的沙尘暴天气。

1.强沙尘暴的发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是(     
A.降低土壤肥力B.白昼时长变短
C.加剧水分蒸发D.降低农作物品质
2.沙尘暴加剧了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是(     
A.气候资源破坏,沙尘暴天气频发,影响旅游发展
B.土地资源退化,影响粮食安全,危及人类生存
C.土壤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资源破坏
D.水资源短缺,干旱程度加剧,城市和乡村聚落废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