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师生赴新疆伊犁地区开展“伊犁河谷自然环境考察”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研学手册:伊犁河发源于我国天山山脉,流经物产富饶的伊犁河谷后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谷示意图。

研学任务一:调查伊犁河谷植物多样性“药材好,药才好”。调查发现伊犁河谷野生药材资源分布广泛,品种繁多,至少有1000多种药用植物,且部分中药材为稀有品种。


(1)分析伊犁河谷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研学任务二:考察伊犁河谷地貌景观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区之一,考察组观察到伊犁河谷黄土呈带状分布于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且自西向东黄土颗粒逐渐变细。


(2)根据材料说明伊犁河谷黄土层成因及过程。
2023-12-06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主要用于检测植被生长状态和植被覆盖度。黄河源头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地表覆被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以往研究表明,黄河源头区多年冻土面积2.5×104km2约占85.2%。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源区多年冻土地温普遍升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气候变暖,黄河源头冻土区显著退化,其具体表现,错误的是(     
A.多年冻土分布下界抬升B.地温升高,活动层变薄
C.冻结期缩短,融化期延长D.岛状多年冻土消失
2.植被对地面温度具有削减作用,其作用大小与季节相关。研究表明,该地 NDVI与年均地面温度和夏季地面温度负相关,与冬季地面温度正相关,这是因为(     
①夏季植被通过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土地温度,起冷却作用
②夏季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土地温度,起冷却作用
③冬季植被降低近地表风速,减少地表散热,对土体起保温作用
④冬季植被的枯枝落叶覆盖在地表,对土体起保温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12-01更新 | 38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给果树涂上白色的涂白剂,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完成下面小题。



1.将树木涂成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增加太阳辐射,使地面热量大量增加
B.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以躲过冻害
C.减小树干底部日温差,防止树皮冻裂
D.增加树皮厚度,减少虫害,利于抗寒
2.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内外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膜内温度而制冷
B.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从而降温
C.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效果
D.反射太阳辐射的光照,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2023-11-1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里木盆地风沙灾害多发,有众多凸起的沙包(图左)。沙包上有柽柳灌丛(图右),其叶针形,枝条细柔,根系错综复杂,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柽柳是泌盐植物,其根系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通过叶子和细枝将盐分排出,排出的盐分晶粒落到地面遇水变干后会形成一层坚硬的“盐壳”。曾因人们大量砍枝挖根做燃料和盗挖寄生名贵中药材,柽柳数量一度严重下降。



(1)说明柽柳如何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2)分析怪柳遭破坏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5 . 如图为2023年3月兖州区某街道绿化带的景观照片。照片中高大的植被为当地树种,低矮的植被为南方树种。完成下面小题。



1.兖州区当地自然植被的类型属于(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照片中低矮的南方树种被我国很多北方城市选为绿化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光照D.土壤
2023-11-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汤河发源于河南省鹤壁市牟山东麓,全长73.3千米,海拔高度为150~400米。下图示意汤河河岸带各生态子系统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汤河河岸带的优势植被为(     
A.草本B.湿生植物C.乔木D.农作物
2.导致上游河岸带植被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土壤D.水分
2023-11-13更新 | 646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兴都库什山脉中部,河流下游汇入哈蒙—赫尔曼德湖、哈蒙—普扎克湖、哈蒙—萨巴里湖,形成了罕见的内陆淡水湖群,合称为哈蒙湿地,连接哈蒙湿地与盐沼的甲河为季节性河流。20世纪90年代哈蒙湿地开始萎缩。左图为哈蒙湿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赫尔曼德河源头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示意图。



(1)哈蒙湿地水域面积春季最大,请分析其原因。
(2)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近年来哈蒙湿地的变化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3-11-07更新 | 30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右图)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每年雨季(12-次年1月)被雨水注满,旱季(7-10月)湖水干涸,形成盐层矿物质硬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     
①海拔超过4000米②位于高山间盆地③位于非洲④位于热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推测该盐沼盐层最厚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9 . 湖水矿化度即湖水含盐量,指一升湖水中所含各种盐类的总重量。博斯腾湖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由开都河补给水源,孔雀河排盐由于开发强度增大,该湖矿化度由1958年的0.39/升上升到1986年的12/升,成为微咸湖。下图示意博斯腾湖周边地域(右下小图示意沙漠盐池附近地质剖面,盐池目前盐度和水量保持稳定)。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为孔雀河,乙河为开都河
B.含沙量甲河大于乙河,水温甲河大于乙河
C.径流量甲河大于乙河,水位季节变化甲河大于乙河
D.含沙量甲河小于乙河,水温甲河小于乙河
2.与博斯腾湖由淡水湖变为微咸水湖的原因无关的是(     
A.甲河矿化度增加B.全球气候变暖
C.农业区生产活动D.乙河矿化度增加
3.关于盐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池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B.盐池水目前处于过饱和状态
C.盐池水的收入与支出目前基本相当D.盐池水下渗严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左图)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珊瑚藻所在位置代表其生长时期的海平面。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而(右图)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1)比较甲、乙两地盛行风风力大小,并分析盛行风性质的差异。
(2)甲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较乙地差,试从外力作用分析原因。
(3)从气候变化角度,推演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变化情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