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读下列俄罗斯与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自然地理分布图中,图例A、B、C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____,其中图例B分布区域的名称是____
(2)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图中造成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分别是东岸____;西岸____
(3)俄罗斯自然地理分布图中所示的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举例说出具体内容:①____;②____
(4)虽然俄罗斯境内地势平缓的地区面积广大,但垦殖指数都不是很高,试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
2022-08-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1毫米,与内蒙古西部的沙地相比,科尔沁沙地中流动沙丘较少,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较多。研究表明,气候、植被等因素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经过长期治沙,近年来科尔沁沙地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下图为科尔沁沙地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示意图。



(1)说明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较少的自然原因。
(2)据图,比较固定沙丘与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的差异。
(3)从气温角度解释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冬季比夏季高的原因。
2022-07-2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主体是不易被溶饮的变质岩,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乌”。琪桐,是1000万年前的古老、子遗物种,第四纪冰川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树相继灭绝,目前梵净山海拔1300~1400米处集中分布着天然桐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梵净山成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主要得益于(     
A.丰沛的降水B.崎岖的地形C.肥沃的土壤D.不易溶蚀的岩石
2.第四纪冰川时期,梵净山上的桐树种(     
A.向阳坡迁移B.向阴坡迁移C.向低海拔迁移D.向高海拔迁移
2022-07-1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生物残骸在厌氧环境中易分解成低碳有机物,土壤中的产甲烷菌以低碳有机物为原料生产甲烷,甲烷被植物根系吸收,然后经植物体的通气组织排放给大气。新疆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和咸水湖艾比湖湖岸都有芦苇湿地分布,但芦苇生长状况不同。下图示意不同季节两个湖岸芦苇湿地土壤向大气排放的甲烷量(单位:ug·m-2·h-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博斯腾湖甲烷排放量大于艾比湖的根本因素是(     
A.芦苇生物量B.土壤湿度C.土壤温度D.地理位置
2.研究两个湖岸冬春季节土壤甲烷排放量的变化需要突出考虑(     
A.积雪厚度B.冻融作用C.水位变化D.风沙影响
2022-07-14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海坛岛(又叫平潭岛)面积276.61km2,地势低平,多花岗岩,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岛屿(左图所示)。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岛上传统民居“石头厝”(右图所示),低矮、窗小,多用花岗岩建成,石头房、石围墙……甚至连房顶压着瓦片的也是石头。2009年福建省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后,海坛岛城镇化进程加速,2013年海坛岛拥有城镇人口15.29万人,生产总值达155.39亿元,逐渐成为闽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但大规模开发亦对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干扰。



(1)分析海坛岛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说明当地传统民居“石头厝”与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3)指出海坛岛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2-06-2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亚马孙河上游由内格罗河和索里芒斯河组成(见下图)。内格罗河水呈浓咖啡色,索里芒斯河水呈黄色,两种河水在交汇处长达数十千米的河面上黑黄分明、互不相犯,成为一大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北部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B.南高北低C.西高东低D.西南低、东北高
2.图中M处沼泽的形成原因有(     
①海拔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微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气候湿润,降水量大④冻土广布,地表水难以下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内格罗河水呈浓咖啡色的主要原因为(     
A.沿岸植被多,枯枝落叶多,水中富含腐殖质B.流经人口密集区,人为排污量大
C.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D.内河航运较发达,船只排污量大

7 .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高寒环境的典型代表,也是生态最敏感的区域,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凭借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大量学者奔赴研究。某学者研究了三江地区生长季降水特征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图1是三江源地区每10天的累计降水量和无水日数,图2是三江源地区生长季内10cm、20cm、30cm深度土壤的水分变化以及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平均变化。(注:土壤重量含水率能直接反映土壤水分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2中代表三江源地区生长季内10cm深度土壤水分变化的是曲线(     
A.aB.bC.cD.d
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长季降水和土壤水分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降水高值期土壤水分增量与降水量保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B.生长季土壤水分的变化大致与无降水日数呈负相关关系
C.4月8日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差别较小的原因是此时大部分地区土壤尚未完全解冻
D.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水分波动减小的原因主要跟植被生长耗水有关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有自然保护区166处,类型丰富多样,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对象涵盖珍稀动植物,保护功能涉及物种、水源和生态环境,与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共同维系着中国西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东缘的生态系统。从1963年到2018年,四川省通过新增自然保护区、扩大既有保护区等方式实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增长。下图示意2018年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密度分布。



(1)描述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试对图示自然保护区密度高值区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
(3)说明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增长的生态意义。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广大沙区造林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甘肃营造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积沙带(也称流沙积沙带)。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图1),该地多大风且主导风向显著,历史上深受风沙危害。该县20世纪50年代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绿洲边缘的积沙带经历了70多年形成发育,高度稳定在6—14米不等,且目前处于稳定阶段。图2示意气流在迎风坡的分流,图3示意载荷气流经过沙丘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推测甘肃绿洲与积沙带的相对方位,并指出影响积沙带变化的自然因素。
(2)结合材料,解释积沙带自然增高的原理。
(3)风经过积沙带后,风速明显降低,说明其原因。

10 .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后Q1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年内变化增大D.水土流失加重使河道淤积
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Q1减少,Q3增加B.Q2减少,Q3减少C.Q1减少,Q3减少D.Q2增加,Q3减少
2022-03-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