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藏高原介于26°00′12″N~39°46′50″N、73°18′52″E~104°46′59″E之间,面积为257.24×104km2,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8%,是我国最大的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具有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弱和易受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特点,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但是,由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植被等自然和社会因子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

材料二: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简称“双重”工程),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建设。“双重”工程将全面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原有的单项生态修复走向全面系统修复,围绕各个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从多方面施策,构筑和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下图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脆弱度分区示意图和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示意图。



(1)结合青藏高原高寒生态脆弱度分布图,描述青藏高原脆弱区分布的面积特点和空间特点。
(2)请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脆弱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
(3)请结合材料分析实施“双重”工程的效益。

2 . 冰湖是以现代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或在冰碛垄洼地内积水形成的天然水体,冰湖溃决洪水是由冰湖快速大量排水或坝体垮塌而形成的突发性洪水,发生溃决的冰湖主要分为冰川阻塞湖(冰坝湖)和冰碛阻塞湖(冰碛湖)两大类。目前冰湖溃决已经成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下图分别为西藏局部地区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分布图和西藏地区冰湖溃决事件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湖溃决主要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多,冰川广布B.阴坡太阳辐射弱,冰川积累多
C.山地海拔落差大,冰川运动频繁D.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

3 . 吉首蒲儿根,种群极度稀少,仅在德夯流沙溪流沙瀑布下形成优势种群(湘西武陵山德夯风景区)。德夯为半封闭式“V”字形峡谷,深达数百米,谷内光照时间、温度和湿度均与外界有显著差异。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其濒危级别达极危,繁殖和延续受到威胁。表是德夯风景区气候特征以及吉首蒲儿根的生长环境。完成下面小题。

年均气温介于12—23℃之间,平均为17℃

湿度94%—96%
土壤黄红壤、pH值为6.8左右
年降雨量1200—1600mm
全年日照1400h左右
开花期3-5月
1.吉首蒲儿根生长需要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     
A.阴暗高湿B.地势崎岖C.土壤肥沃D.光照充足
2.导致吉首蒲儿根物种濒危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种子落水错失萌发条件B.开花期短结实率较低
C.人为过度干扰生存环境D.瀑布环境传粉效率低
3.下列对吉首蒲儿根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有(     
①组培快繁,建立苗圃②扩大人工种群③风景区实施封闭管理④建立种群信息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5-24更新 | 1146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陈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段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汶川地震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诱发了约50000处崩塌、滑坡,形成的固体松散物总体积达52.5亿m3,这些崩滑体成为震后泥石流活动的主要物源。研究汶川县映秀镇北部的14条沟的物源分布及演变发现,2008~2017年,流域内的崩滑体物源数量和面积不断减小。下图示意崩滑体物源分布与山体坡度、坡向的关系。

   

(1)描述崩滑体物源面积随山体坡度的变化特征。
(2)分析崩滑体物源面积随山体坡度变化特征的成因。
(3)2008-2011年期间各个坡度间的崩滑体物源面积减少最快,试推测其原因。
(4)图中显示,山体的南坡、东南坡的崩滑体物源数量减少速度最快,试分析原因。
2023-05-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阿拉善盟曼德拉山岩画是北方游牧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制作的绵长画卷,记录了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下图为曼德拉山岩画部分动物图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研究曼德拉山岩画动物类型推知古地理环境特征,是依据地理环境的(     
A.空间临近性B.区域整体性C.空间关联性D.区域差异性
2.曼德拉山岩画的保护面临自然损毁,主要来自(     
①风沙侵蚀②山洪暴发③气候变化④雾霾多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山地土壤构成的纵切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坡主要堆积物角砾相比,冲积扇地区的沙砾堆积物(     
A.分选性更好B.磨圆度较差C.属于冰碛物D.重力作用形成
2.山坡表面的沙、粉沙主要来源于(     
A.山顶B.山坡C.冲积扇D.冲积平原
3.此区域(     
A.受夏季风影响较大B.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C.山坡水分条件最佳D.春夏季河流常“一日一峰”

7 .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形成了“地上悬河”。研究表明,黄河下游细沙(粒径小于0.025 mm的泥沙)对河道淤积影响不大,粗沙(粒径大于0.05 mm的泥沙)淤积严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一座集减淤、防洪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其通过与三门峡水库等水库的联动,在黄河主汛期来临前进行调水调沙,减轻了黄河泥沙淤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下图为小浪底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小浪底水库实施调水调沙的时间最可能是(     
A.2月B.4月C.6月D.8月
2.调水调沙过程中,小浪底水库开闸放水后,三门峡水库才开闸放水的主要目的是(     
A.为小浪底水库蓄水提供水源B.冲刷小浪底水库库底泥沙
C.保证与小浪底水库水位差D.排出三门峡水库库底泥沙
3.实施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河口三角洲处泥沙粒径(     
A.从海洋向陆地方向减小B.总体减小
C.从黄河向两侧方向增大D.总体增大

8 .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是(     
A.以高寒荒漠为主,植被较为稀疏;生产力较小
B.以高寒草甸为主,植被较为稀疏;生产力较小
C.以高寒草甸为主,植被较为茂密;生产力较大
D.以高寒荒漠为主,植被较为茂密;生产力较大
2.可可西里地区如藏玲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严寒、植被稀少B.气温年较差大,食物有限
C.气候干旱,水源不足D.含盐土壤和避风场所不足
3.藏玲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与此现象相符合的地理原理是(     
A.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B.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
C.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D.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

9 .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为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的独特“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下图为稻鱼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与水源B.气候与地形C.交通与市场D.政策与科技
2.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内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表明了区域具有(     
A.关联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差异性
2010·天津河西·一模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植被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区域差异性B.区域整体性
C.区域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2023-03-30更新 | 199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