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我国东北地区某水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因大坝及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拆除大坝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下图为该水库大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坝建成之后,水库表层水温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水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冬季的水库表层水温高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B.夏季的水库表层水温低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C.水库表层水温季节变化大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水温
D.水库的表层水温终年高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2.若大坝拆除,原库区所在河段(     
A.泥沙沉积量增加B.含沙量增加C.水温垂直变化增大D.流速减慢
2023-11-14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期末卷(二)-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湖南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千米,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下图示意库布齐地区地理位置。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说明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11-09更新 | 60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如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阿连特茹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2023-11-01更新 | 1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河口地区地貌受河流、潮汐、海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河口冲积过程是河一海动态平衡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前崇明岛南侧发育了众多沙洲(下图),至70年代,沙洲群逐渐合并成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2.影响横沙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河水侵蚀B.海浪侵蚀C.海水堆积D.潮汐堆积
3.推测沙洲群合并成陆期间(     
A.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B.长江入海径流量减小
C.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D.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5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C.植被类型的变化D.岩浆活动
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下列选项与其相符的是(     
A.风力大B.沙漠广布C.光照强烈D.植被茂盛

6 . 美国死亡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面积1408平方公里,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86米,为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这里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夏季有少量降雨。下图为沿着36°N附近穿过死亡谷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主要自然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荒漠带
2.死亡谷夏季少量降雨的水汽来源和降雨类型是(     
A.太平洋——地形雨B.冰雪融水——对流雨
C.太平洋——气旋雨D.冰雪融水——锋面雨
3.200万年前,死亡谷曾经存在一片湖泊,推测该湖泊逐渐消失的原因(     
①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四周地势高,水汽不易进入
③湖泊盐度升高,生物量减少
④人类活动频繁,水资源使用量大
⑤断层使水体沿裂隙下渗
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⑤

7 . 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使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时期的三层土壤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     
A.气候温暖时期B.沙地固定时期C.地壳上升时期D.地壳下降时期
2.清朝时期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垦殖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过度用水
2023-09-08更新 | 29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河流袭夺对河流地貌发育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汉江上游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两次河流袭夺,第一次是古汉江切穿西侧的分水岭,使汉中盆地的水系注入古汉江;第二次是图中挤压脊隆起后,南支流切穿凤凰山袭夺汉江上游,使得原干流(古汉江)石泉至安康段演变为汉江支流,即月河。下图示意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后的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汉江上游发生河流袭夺的直接动力是(     
A.地壳隆升B.断层活动C.溯源侵蚀D.气候变化
2.目前汉江主河道(图中南支流处)普遍存在V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的现象,其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流量增加——河流侧蚀
B.地壳稳定——河流侧蚀——地壳下沉——河流下切
C.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地壳稳定——河流侧蚀
D.地壳稳定——河流侧蚀——流量增加——河流下切
3.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对下游古人类的影响有(     
①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②水流湍急,阻止了古人向西迁徙
③阶地形成,有利于聚落形成发展④水患增加,迫使古人向高处搬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灌丛沙堆是风沙流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拦截形成的风积地貌,其发育状况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某地灌丛沙堆是典型的第四纪季风运移聚沙形成,下表是该灌丛沙堆第四纪岩层的剖面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岩层性质

埋深/m

年龄/距今万年

平均粒径/mm

含水量/%

沙丘砂

1.5

2.8

5.9

砂质古土壤

1.7

3.0

3.6

7.4

砂质古土壤

2.6

3.7

3.3

3.4

沙丘砂

3.4

5.0

2.4

3.7

砂质古土壤

4.2

5.7

2.8

6.2

沙丘砂

5.7

7.7

1.7

8.6

1.推测我国东南地区第四纪季风风力最大的时段距今(     
A.1.5万年左右B.3万年左右C.5万年左右D.7.7万年左右
2.从距今7.7万年至距今5.7万年,该地的地质时期古地理环境特征是(     
A.气候趋于冷干B.生物多样性增加C.气候趋于暖湿D.河川径流量增加
3.根据灌丛沙堆的形成过程,推测下列关于灌丛沙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坡坡度较缓、沙粒粒径较小B.背风坡坡度较陡、沙粒粒径较小
C.迎风坡坡度较陡、沙粒粒径较大D.背风坡坡度较缓、沙粒粒径较大

10 . 我国西北某河流,河源海拔约5300米,径流补给水源主要有冰雪融水、大气降雨、积雪融水,夏季为汛期。随着气候变暖,该流域呈降雪明显减少,降雨缓慢增加的趋势。下图示意该河流三种补给形成的径流多年平均月补给率。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补给量最大的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雨B.冰雪融水C.积雪融水D.冻土融水
2.随着气候的变化,预测该河流(     
A.冬春季径流量将显著增加B.降雨径流将缓慢减少
C.春季径流补给率差异加大D.总径流量将显著增加
2023-07-26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