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碳泵理论”是指以生物或生物行为作为动力,将大气中的碳元素传送到海底进而固存的过程。南极的磷虾生物量巨大,被科研人员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碳泵”。南极磷虾肠道短,在特定情况下出现“负生长”,即每蜕一次壳,身体会缩小,甚至蜕变成幼体虾。上世纪70年代至今,部分海域磷虾丰度显著下降。



(1)分析南极磷虾固存大气中碳元素的过程。
(2)推测南极磷虾“负生长”现象出现的季节及其原因。
(3)说出南极磷虾丰度显著下降可能对南极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022-05-22更新 | 40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寿光冬季气温低且多降雪,为保证蔬菜生长建有日光温室16万个,其蔬菜可以大量供应北京市场,也出口邻近的日本、韩国等国家。温室大棚内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蔬菜生长,当地采用农作物秸秆做干燥剂来降低空气湿度。



(1)分析当地采用小麦秸秆做干燥剂来降低空气湿度的原因。
(2)即便是冬季,小麦秸秆吸水后放在室外也容易再次变得干燥,说明原理。
(3)描述寿光冬季降雪天气的形成过程。
(4)说明寿光冬季蔬菜销售到日本、韩国采用海运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热喀斯特湖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季节融化深度加大,导致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局部发生融化,地表随之热融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的湖塘。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


材料二:某地热喀斯特湖湖底、湖岸温度变化曲线。

材料三:热喀斯特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1)说明地表从湖岸区到湖底区温度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分析热融湖塘对大气圈的影响。
(3)简述热融湖塘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过程。
2022-02-23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读图,4—6月份,导致该河流深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温②降水③泥沙淤积④地壳运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6-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南坡雪线较北坡低。该区以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为主(如图左)。1980-2015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该区冰川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右)。



(1)描述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面积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2)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与北坡雪线高度差异的原因。
(3)判断裸露冰川和表碛冰川消融速度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___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4)达卡及附近地区常发生洪涝灾害,试分析其洪涝多发的季节及其形成原因。
2022-01-30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济南市因泉水众多而得名“泉城”,其最著名的趵突泉来自城市南部山区。下图为济南市趵突泉行程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济南市南部山区在趵突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分析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对泉城产生的影响。
2022-01-3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城区北郊和东郊有一条东西宽约2公里,南北长25公里的人工林带(下图)。这里曾是荒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1986年,阿克苏启动柯柯牙绿化工程,从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种树,到“以琳养林”模式的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几代人的共识。如今这里不仅有防护林,还有超过6%的经济林、融配设施,昔日的荒漠戈壁变成了今日的绿水青山和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1)列举在阿克苏地区种树需要克服的两类恶劣自然条件。
(2)分析绿化工程呈条带状建在城市东边的原因。
(3)有人提议将目前由新疆杨、胡杨、沙枣、红枣、苹果、香梨组成的混交林,全部改为由红枣、苹果、香梨组成的混交林。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2-01-14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并于2021年8月返回适宜栖息地。下图为局部时间段象群迁移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象群在玉溪市元江县期间,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我国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C.悉尼正值红叶观赏时期D.日落之前象影朝向东北
2.关于此次亚洲象“离家出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亚洲象北迁B.保护区亚洲象繁殖速度较快
C.西双版纳植被茂密食物充足D.人类活动破坏了大象栖息地
2022-01-13更新 | 1082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的黄河源区多年(含预测)冻土的退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显示信息相符的推断是(     
A.多年冻土厚度加大B.多年冻土面积缩小
C.多年冻土上限上升D.多年冻土下限下降
2.多年冻土的变化趋势持续可能会导致黄河源区(     
A.土壤肥力提高B.水源更加充足C.草地干化加重D.物种变得丰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