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2-11-04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邵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最高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海拔2749m。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火山,水质洁净,水量充足,每年流出量达3600m3,是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之一。长白山植被茂盛,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其中岳桦林带分布在海拔1800-2000m之间,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下部,是针叶林和山地苔原之间的过渡带,生长在山坡起伏处的岳桦树,都向一个方向贴近地面匍匐着,树干低,林矮曲。


(1)简述长白山山地苔原带植被特征。
(2)简析长白山成为“黄金水源地”的主要原因。
(3)分析长白山山坡起伏处岳桦树矮曲的主要原因。
2024-01-22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不足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在这里建起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使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



(1)说出历史上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推测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珠穆朗玛峰是我国冰川地貌发育显著的地区,南坡比北坡更陡峭。观察者发现南北坡冰川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说,北坡冰川的平均面积比南坡大,但数量比南坡少;南坡多冰瀑布(图1),北坡多冰塔林(图2),南坡的刃脊比北坡更尖锐,南坡比北坡多透明的蓝色冰洞。



(1)试分析珠峰北坡冰川的平均面积比南坡大,但数量比南坡少的原因。
(2)冰塔林是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大陆性冰川上形成的裂缝和裂隙,在特定的气候条件发育而成的特殊地貌。冰塔高度为数米至30多米不等,其形貌如丘陵或金字塔。高纬度地区的冰川不易形成冰塔林。试推测珠峰北坡山谷冰川上的冰塔林的发育过程。
(3)研究发现由于冰川物质收支不平衡,近年来珠峰南坡冰川在海拔较高的大冰瀑布段出现了断裂。试分析该地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
2023-12-26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共同决定区域干湿状况,并且是估算生态需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关键因素。区域内的农业水平与气温、土壤、降水等因素息息相关。下图示意东欧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自然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草原带--落叶林带B.落叶林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C.针叶林带--落叶林带--草原带D.草原带--针叶林带--落叶林带
2.影响该区域表层土壤深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距海远近②地形③气候④有机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图中a线所表示的最可能是(     
A.冻土深度B.地下水位C.土壤盐分D.植被密度
2021-12-24更新 | 56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天山林区季节性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动态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壤冻结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下降最快
②土壤融化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长最快
③整个图示期间,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低于灌丛
④整个图示期间,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先降后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土壤深冻期,各群落中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最低的原因是(     
A.林冠截留雨水,土壤水分条件差B.林冠遮挡作用,土壤光照条件差
C.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养分条件差D.地表积雪厚度小,土壤热量条件差
2020-10-21更新 | 1085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北依起伏平缓的武周山南面断崖,南临十里河阶地,东西绵延1公里。云冈石窟矗立着254个窟龛,主要洞窟45个,有59000余尊精美的佛像。从最高的17米到最小的几厘米不等,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闻名于世的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开凿的砂岩体断面最大高差约为30米,所在地区水平地层层级明显。



(1)结合图文信息,简述云冈地区开凿石窟具备的有利的地质条件。
(2)试从岩层特性的角度分析选择砂岩作为雕刻基础岩层的原因。
(3)研究表明,地下水是云冈石窟雕像风化损毁严重的重要原因。请结合气候、地形、地质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石窟内雕像风化损毁的自然原因。
(4)结合云冈石窟雕像风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提出可以采取保护的具体措施。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热喀斯特湖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季节融化深度加大,导致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局部发生融化,地表随之热融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的湖塘。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


材料二:某地热喀斯特湖湖底、湖岸温度变化曲线。

材料三:热喀斯特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1)说明地表从湖岸区到湖底区温度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分析热融湖塘对大气圈的影响。
(3)简述热融湖塘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过程。
2022-02-23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面积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是发生森林火灾最多的国家之一。2016年5月3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发生森林大火,失控的山火包围了麦克默里堡。该地区是加拿大油砂生产中心,火灾干扰了当地的石油生产。麦克默里堡以油砂矿丰富著名。当地石油产量几乎高达加拿大全国石油产量的1/3。油砂不是以液态形式存在,而是渗透于泥沙之中,由黏土、水、石油和沥青混合而成,是一种胶状的黑色物质,对油砂的分离与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热水与蒸汽,多排放14%-17%的二氧化碳,此外,每提炼1桶油砂原油需要5桶水。



(1)说明加拿大森林面积大的原因。
(2)每年4到9月是加拿大林火多发季节,分析加拿大4月起林火多发主要自然原因。
(3)油砂是加拿大人的财富,但也给加拿大带来不少的烦恼。环保组织则直呼它为“脏油”。分析这种说法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深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当地森林茂密。但是,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称谓由此而来。

(1)从大尺度上来说,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讨论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
(3)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为每年5月份。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其原因。
2023-12-0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创新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