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最高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海拔2749m。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火山,水质洁净,水量充足,每年流出量达3600m3,是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之一。长白山植被茂盛,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其中岳桦林带分布在海拔1800-2000m之间,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下部,是针叶林和山地苔原之间的过渡带,生长在山坡起伏处的岳桦树,都向一个方向贴近地面匍匐着,树干低,林矮曲。


(1)简述长白山山地苔原带植被特征。
(2)简析长白山成为“黄金水源地”的主要原因。
(3)分析长白山山坡起伏处岳桦树矮曲的主要原因。
2024-01-22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一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的最低汇水中心,博尔塔拉河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8%。该地区表现为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常年多风。艾比湖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为入湖水量,而决定入湖水量大小的主导因素则为降水量和经济社会用水量。艾比湖湖面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艾比湖流域乃至整个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社会经济发展。

(1)说出第四阶段与第五阶段湖泊面积、湖面降水量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简析博尔塔拉河占艾比湖入湖水量高的主要原因。
(3)简述艾比湖面积变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 .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剖面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最初来源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呈正相关
C.人类活动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D.森林根系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下列有关森林土壤腐殖质层厚度比草原土壤薄的原因,正确的是(     
A.微生物分解慢B.提供的枯枝落叶多
C.森林光合作用强D.淋溶作用强
2024-01-21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目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严重,不仅使土壤活动层(指覆盖于多年冻土之上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层)储水能力发生变化,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水量平衡,而且草甸退化后,土壤活动层的冻结期和融化期也出现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冻融过程响应最敏感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降水B.坡面蒸发C.地下径流D.植被截留
2.高寒草甸退化会导致图中(     
A.地表径流量减小B.活动层的冻结期滞后
C.活动层厚度变小D.生态系统的水分不足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珠穆朗玛峰是我国冰川地貌发育显著的地区,南坡比北坡更陡峭。观察者发现南北坡冰川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说,北坡冰川的平均面积比南坡大,但数量比南坡少;南坡多冰瀑布(图1),北坡多冰塔林(图2),南坡的刃脊比北坡更尖锐,南坡比北坡多透明的蓝色冰洞。



(1)试分析珠峰北坡冰川的平均面积比南坡大,但数量比南坡少的原因。
(2)冰塔林是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大陆性冰川上形成的裂缝和裂隙,在特定的气候条件发育而成的特殊地貌。冰塔高度为数米至30多米不等,其形貌如丘陵或金字塔。高纬度地区的冰川不易形成冰塔林。试推测珠峰北坡山谷冰川上的冰塔林的发育过程。
(3)研究发现由于冰川物质收支不平衡,近年来珠峰南坡冰川在海拔较高的大冰瀑布段出现了断裂。试分析该地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
2023-12-26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西伯利亚北极河流有机碳输出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河流有机碳包括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溶解有机碳(DOC)主要来自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沉积物和冻土的溶解搬运,其浓度与地表水及地下水流量密切相关,而颗粒有机碳(POC)主要来源于流水冲刷剥蚀、土壤淋滤等。叶尼塞河流域的有机碳输出特征明显不同且具有季节性特征,主要受气候、径流过程、冻融过程及人类活动等环境要素的影响。图1、图2分别示意叶尼塞河DOC和POC年输出量及其季节分配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图1图2

1.叶尼塞河DOC与POC输出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在输出量最高的季节中,影响DOC与POC的直接原因是(     
A.气温回升B.春季融雪C.植被量大D.降水量多

7 .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故道、断堤横贯全境,历史上受自然灾害威胁极大。为了防范自然灾害,60年代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在黄河故道上种植泡桐防护林。兰考县没有民族乐器大量生产的历史,但兰考泡桐却被发现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近些年,当地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吸引了众多民乐生产企业在兰考投资建厂。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当年选种泡桐作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原因是(     
A.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B.树冠层面积大,遮阳效果好
C.耐盐碱,生长速度快D.耐高温,抗旱能力强
2.大量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在兰考县集聚的原因不包括(     
A.原材料品质优良B.劳动力丰富廉价C.政策的支持D.传统工艺发达
3.为了促进兰考县“泡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应(     
A.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B.完善基础设施,促进高效物流
C.降低工资标准,协力企业减负D.建立独立电商,增加产品销量

8 . 横沙通道位于长江口长兴岛与横沙岛之间,是长江北港对接深水航道的主要水道。该通道潮流作用明显,涨潮时水流由横沙通道北口进入北港,落潮时水流由北港经北口进入横沙通道并向横沙通道东岸逼近。由于区域水动力特征的变化(见图1),1992年以后横沙通道开始出现冲刷坑。2001年以来,受横沙通道两侧圈围造地工程等人类活动影响,横沙通道冲刷坑快速发育,并向南扩展明显。图2为横沙通道岸线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冲刷坑最可能位于横沙通道的(     
A.①B.②C.③D.④
2.推测一年中冲刷坑的位置向南扩展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9 . 如图示意2004~2017年我国某地5~10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和近地面空气湿度的年际变化。该地春季多大风,冬季湖沼结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地上游来水年际变化较小,该地的河流径流量最小的是(     
A.2005年B.2007年C.2013年D.2017年
2.2006~2010年5﹣10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较大,但近地表空气湿度的年际变化不大,说明(     
A.外来水汽输入少B.水汽向外输出少
C.蒸发量变化较小D.降水量变化较小
3.若该地能反映周边较大范围的气象状况,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A.干旱区B.湿润区C.半干旱区D.半湿润区

10 . 我国西北某河流,河源海拔约5300米,径流补给水源主要有冰雪融水、大气降雨、积雪融水,夏季为汛期。随着气候变暖,该流域呈降雪明显减少,降雨缓慢增加的趋势。下图示意该河流三种补给形成的径流多年平均月补给率。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补给量最大的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雨B.冰雪融水C.积雪融水D.冻土融水
2.随着气候的变化,预测该河流(     
A.冬春季径流量将显著增加B.降雨径流将缓慢减少
C.春季径流补给率差异加大D.总径流量将显著增加
2023-07-26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