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1012月,受盛行风引起的海水运动影响,孟加拉湾西部近岸海域形成高温水团,为登陆印度半岛的热带气旋起到加强作用。下图示意孟加拉湾1012月平均表层水温分布及高温水团的位置。

(1)分析10~12月孟加拉湾西部海域形成高温水团且厚度逐渐增大的原因。
(2)简述高温水团对即将登陆的热带气旋产生显著加强作用的机制。
2024-05-24更新 | 7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硅铝酸盐持续分解出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形成灰色风化壳。已形成的灰色风化壳久经化学风化会演变为红色风化壳。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

辽东半岛埋藏较厚的碳酸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强烈的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加速风化壳的形成。随着辽东半岛被逐渐夷平,逐渐形成表层为红色风化壳,下层为灰色风化壳的格局。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目前辽东半岛仅存红色风化壳,部分地区表层覆盖风成黄土。下图示意辽东半岛夷平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1)分析辽东半岛岩溶作用对加速风化壳形成的意义。
(2)目前,辽东半岛未发现灰色风化壳,据材料推测其指示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特征。
(3)简述黄土覆盖对辽东半岛风化壳的影响。
2023-04-18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5月,蒙古国和我国北部地区气候严重异常。2~4月沙尘频繁在我国北方多地刷“存在感”,让人感觉沙尘“持续在线”。4月9日~11日我国北方再一次发生了大范围沙尘天气。图为“2023年4月9日16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受蒙古气旋影响,说出西乌尔特天气现象。
(2)推测2023年1~5月,蒙古国和我国北部地区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023-12-12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19题原题及变式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班公错是青藏高原西部最大的湖泊,该湖大部分在我国西藏阿里境内喀喇昆仑山山麓,东西长约150多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5千米,最窄处仅50米,东部湖泊最大水深为41.3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道型裂谷湖。达则错地处藏北高原南部,位于那曲地区尼玛县的一个断陷盆地内。青藏高原很多湖泊在不同季节有湖水翻转的现象,湖水的翻转主要受上下层湖水密度差异和风力作用影响。纯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3;当水温高于或低于4℃时,密度变小。下图分别示意班公错与达则错流域分布和夏季时班公错达则错湖水水温与盐度随深度的变化。

          

(1)据图2,比较两个取样地湖水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特点。
(2)推测夏季时班公错采样地湖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特点的可能原因。
(3)试解释两湖在夏季转秋季易出现湖水翻转现象的原因。
2023-07-07更新 | 306次组卷 | 7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5-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广东专用)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海冰大部分形成于其北部沿岸陆架,然后在盛行的东北偏北风作用下向南扩散。白令海海冰分布是热力和动力(如风影响海冰漂移扩散或汇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令海大陆架边缘海冰的形成——运动和融化对控制海洋灰大气之间的热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白令海的海冰密集度正在减小,并进一步影响阿留申低压和东北亚冬季风。下图示意1960~2020年白令海冬季平均海冰密集度状况。

(1)说出1960~2020年白令海冬季平均海冰密集度的分布特点。
(2)分析白令海60°N附近东部海域和西部海域平均海冰密集度差异大的原因。
(3)说明白令海海冰密集度减小对阿留申低压及东北亚冬季风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东滩南部(下图所示)是径流中所携带泥沙在岛堤之外沉积形成的潮滩,受径流量影响,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南低。潮滩高程和盐度的梯度变化,共同限制着盐沼植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该地有莎草科及禾本科两类植被分布,植被分布区潮滩高程与群落演替发育的时间存在密切联系。



(1)分析该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南低的原因。
(2)说出潮滩植被对潮滩环境的改造作用。
(3)推断该地莎草科和禾本科两类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理由。
2023-04-28更新 | 3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颗粒有机碳是不溶解于水体中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有机颗粒物质,在碳循环中占重要地位。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是陆—海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和关键场所,如图为我国长江—河口—近海连续体,图中反映了长江口区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情况。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连续体内颗粒有机碳发生了明显时空变化,从而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1)从外源和内源中任选其一,指出长江口水体中颗粒有机碳的主要来源。
(2)随着流域内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呈缓慢增加趋势,影响了其生态环境安全,三峡水库建成后该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结合图文资料,论述三峡水库对该问题的缓解作用。(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正地貌,美国犹他州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倒置河床。晚侏罗纪,塞维尔造山带隆升,山前形成黏土为主的冲积平原,河道中沉积了大量砂岩和砾岩。中白垩纪,海平面上升,冲积平原的位置被纵贯北美洲中部的内陆海淹没。到7500万年后的第三纪,伴随着地壳快速隆升,河相沉积的砂岩和砾岩残余形成倒置河床。该地区高耸宽大的倒置河床对区域水系形态产生重要影响。图左示意倒置河床景观,图右示意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1)分析地壳运动在促进犹他州倒置河床形成中的作用。
(2)说明倒置河床对当前水系形态的影响。
(3)简述犹他州现存的倒置河床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因。

9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研究表明,人类开垦湿地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下图示意黄河湿地包头段不同地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四种地被包括自然状态的裸地和芦苇、人工种植的旱柳树和玉米,推测其对应序号依次是(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
2.关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以下说法的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不同使其表层有机碳含量远大于深层
B.受淋溶作用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大
C.地表植被是影响表层与深层有机碳的关键因素
D.随深度增加,微生物活性升高,有机碳差异小

10 . 暖潮是我国秋冬季节出现异常温暖的天气现象。2020年11月中下旬,辽宁省丹东市在强盛的暖湿气流影响下,出现了罕见短暂性的暖潮现象。下表为辽宁省丹东市11月16日至21日的天气资料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天气风向风力
11月16日16℃7℃多云东北风1级
11月17日16℃11℃雾~中雨东南风2级
11月18日16℃5℃暴雨~大雨东南风4级
11月19日7℃-4℃阴~晴西北风4级
11月20日2℃-5℃西北风4级
11月21日3℃-2℃多云北风2级

1.丹东暖潮现象结束的日期是(     
A.11月17日B.11月18日C.11月19日D.11月21日
2.11月17日丹东夜晚最低气温异常,反映出(     
A.大气散射作用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太阳辐射增强D.地面辐射增强
3.此次暖潮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A.树叶凋零时间推后B.城市供暖时间推后
C.河流解冻提前D.降水比往年同期增加
2022-12-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