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如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阿连特茹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2023-11-01更新 | 1288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一种温度低于0℃,处于冻结状态且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地下土层,通常被认为是隔水层,可减弱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表层冻土随温度变化出现土层冻结、融化的过程,称为冻融过程。冻土的冻融变化,土壤的水,热过程对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植被又通过削弱和保温等作用,影响土壤温度,湿度,反作用于冻土的形成和发展。下表为青藏高原安多河谷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区植被覆盖率。

植被类型藏嵩草沼泽草甸荒漠草地高山垫状植被稀疏草皮
植被覆盖率/%80~9050~8040~5010~2010~20
(1)表中藏嵩草分布区冬夏季冻土冻融过程最不显著,试分析原因。
(2)从冻土角度说明藏嵩草分布区植被生长较好的原因。
(3)随着全球变暖,该地区冻土退化明显。在下图中画出冻土退化导致该区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3 . 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的唐古拉山脉,为长江的西源,其上游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水系。研究发现,辫状河道可能成为风沙的来源地,从而对途经这里的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甲图为沱沱河景观,乙图示意1961~2019年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沱沱河辫状水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气温日较差大②河道平坦开阔③冰川侵蚀显著④流量季节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根据近年来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出沱沱河地区(     
A.森林覆盖率上升B.河道变化频繁
C.形成河流阶地D.冰川面积扩大
3.推断沱沱河辫状河道能成为风沙来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河道冻融变化B.河道水位的季节变化
C.冷锋频繁过境D.不合理土地利用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下左图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下右图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1)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
(2)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3)四川盆地盐矿资源极其丰富,简述盐矿形成过程。
2022-03-18更新 | 2526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玄武岩区域河流密布、植被茂密,优质矿泉水储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随着国内外对优质矿泉水需求量的增加,一些矿泉水生产企业到当地设厂。下图为长白山区某处长期观测井记录的年内地下水埋藏深度动态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长期观测井地下水主要来自(     
A.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B.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
C.湖泊水和积雪融水补给D.湖泊水和雨水补给
2.该地矿泉水资源吸引相关企业在此设厂的优势为(     
①温度较低,微生物多②下渗量大,储量丰富③地广人稀,污染较小④地表开采,取水方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大量开采矿泉水可能导致该地(     
A.森林火灾的数量增加B.泥石流灾害愈加频繁
C.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D.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

6 . 加拿大中部某废弃矿坑填充有10米厚的尾矿渣,并在表层回填河砂和表土修复矿山。回填改造的矿区呈山丘、洼地(季节性积水)相间分布的形态。该地夏季为雨季,雨季前期回填矿区中山丘的坡面几乎不产生径流,雨季中后期产生的径流也相当有限。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山丘的坡面产生较强的径流。随着植被的演替恢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比例发生改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春季,回填矿区山丘的坡面产生的径流强度较大,主要因为(     
A.融雪量大B.降水量大C.冻土阻隔D.灌溉引水量大
2.雨季前期,尽管有一定的降水,但回填矿区山丘的坡面几乎不产生径流,这反映出(     
①表土干燥②河砂层下渗量大③降水量小④降水分布集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随着回填矿区山丘坡面植被的恢复,洼地(     
A.年平均水位上升B.土壤盐渍化减轻C.地下水补给减少D.实际蒸发量增大
2022-04-01更新 | 14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尤卡坦半岛受信风带影响大,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形成海风锋。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
B.区域东北侧以热带雨林植被为主
C.北部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小于南部
D.区域南部的渔业资源比北部丰富
2.关于尤卡坦半岛西部海风锋分析正确的是(     
①形成过程类似与暖锋
②春季白天出现频率高
③春季夜晚出现频率高
④形成过程类似与冷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造成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的离(向)岸风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①信风带风向年内变化较小
②东海岸海洋的水体更大更深
③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不同
④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度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4更新 | 1182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众多河流和湖泊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色林错湖泊(     
A.参与海陆间循环B.湖水透明度较高
C.湖水含盐量较低D.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2.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3.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
B.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
C.湖泊湖面降水量增加,流域面积变大
D.湖泊冻结时间提前,消融时间推后

9 .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2017-08-07更新 | 8566次组卷 | 57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第四纪冰期,斯堪的纳维亚冰盖面积达到660万平方千米,向南覆盖广大欧洲地区。目前冰盖消失,海岸线退缩。下图示意波罗的海及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排水方向。研究表明图示T沉积物形成于冰下隧道的环境中,流水挟带物质沿冰下隧道排入大西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下隧道的形成与扩张得益于(     
①冰川运动,裂隙发育       ②板块挤压,断裂发育
③流水下渗,不断侵蚀       ④海水入侵,不断侵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冰盖消融,该地(     
A.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面上升幅度B.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面上升幅度
C.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面下降幅度D.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面下降幅度
3.斯堪的纳维亚冰盖的存在与消融,导致(     
A.消融时地表吸热减少B.消融时北大西洋暖流增强
C.消融后地表趋于平坦D.消融后海岸形态趋于曲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