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4 道试题

1 . 蓝色荧光海,又称“蓝色眼泪”,在4-6月份最常见,一般出现在水较浅且人类活动较少的海湾,尤其是海域气温回升、风大浪大且涨潮的时候。其中福建平潭(25°N,119°E)的“蓝色眼泪”因其频次高、规模大,成为其著名的旅游景点。“蓝色眼泪”已被证实主要由两种浮游生物形成,一种是海萤,另一种是夜光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沿海各海域,为我国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之一,尤其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沿海地区最容易看到“蓝色眼泪”的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蓝色眼泪”对该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增加海洋表层辐射B.降低海水含氧量
C.增加表层海洋温度D.减少大气降水量
3.“蓝色眼泪”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物质丰富B.海水盐度较低C.沿海水深较浅D.海水的水温高
2023-12-14更新 | 436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望岛地处菲律宾群岛和马来群岛之间,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峰海拔2086米,山麓植被以热带雨林、季雨林为主,面积1.1785万平方千米,人口31.1548万,仍处于原始的自然生态,被称为"海上的乌托邦"。中更新世时期(距今63万~44万年)为盛冰期,巴拉望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的巴拉望陆桥出露海面,加里曼丹岛的哺乳动物进入巴拉望岛。44万年以来,陆桥逐渐被淹没,进入巴拉望岛的多数哺乳动物也陆续灭绝。下图为巴拉望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中更新世时期巴拉望岛山麓的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中更新世时期巴拉望陆桥出露海面的过程。
(3)分析进入巴拉望岛的多数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
2022-12-26更新 | 493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地理试题

3 . “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11日,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科考船抵达图示区域,准备次日的下潜试验,后因故连夜转移,下潜试验推迟到15日成功完成。6月27日,“蛟龙”号在该地第二次下潜,创造了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下图示意“蛟龙”号的下潜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下潜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年盛行东北风B.位于板块边界的海沟附近
C.易发生赤潮现象D.海雾笼罩,大气能见度低
2.导致6月11日“蛟龙”号下潜任务取消的原因最可能是(     
A.热带气旋B.高温烈日C.技术落后D.鱼群干扰
3.蛟龙号下潜的两个日期,“向阳红09”科考船的正午日影(     
A.朝向相反B.方向两次均朝北C.长短相当D.第二次明显更长
2022-06-17更新 | 97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十次质量监测考试地理试题

4 . 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领土被马来西亚分割成西部本土和东部淡布隆地区。淡布隆拥有众多世界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3月17日,淡布隆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文莱本土至淡布隆地区的车程,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15分钟。中国企业承建该大桥难度最大的CC4标段,创新采用“钓鱼法”施工——所有机械设备“零着陆”,在移动钢平台上完成桥梁桩基、架梁等全部作业。下图示意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企业创新采用“钓鱼法”施工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桥梁地基的坚固度B.缩短桥梁的施工时间
C.防御暴雨破坏工程设施D.保护原始森林和沼泽
2.淡布隆跨海大桥通车后基本不受台风影响,是因为(     
A.接近赤道,纬度低B.远离台风的发源地
C.海湾狭小且较封闭D.森林防风效果显著
3.淡布隆大桥建成通车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提升保护区的整体管理水平B.增强首都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C.改变淡布隆居民的出行方式D.加快淡布隆地区雨林资源开发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上有大型冰川2100多条,占全岛面积的60%以上,几乎具有地球所有类型的冰川(包括大陆冰盖、冰原、冰帽、溢出冰川、山谷冰川、山地冰川等)。2022年夏季的异常气候导致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川融化量创新高(6-7月该岛累计融化量是2018年记录数据的1.5倍;夏季以来,约有400亿吨的融水流入海洋)。如图示意斯瓦尔巴群岛冰川分布。



(1)说明斯瓦尔巴群岛冰川类型多样的条件。
(2)分析大量融水流出对斯瓦尔巴群岛环境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河长2333千米,流域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但径流量仅为密西西比河的2.3%,且时空分布不均,86%的径流量集中于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70%的径流量集中于4-7月。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进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第一个流域。著名的胡佛大坝于1931年开工,1936年建成。此后,在科罗拉多河流域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干流上已兴建水库11座,支流上修建水库95座。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灌溉,每年引水量约为95亿立方米,灌溉7个州的土地。

材料三:下图为科罗拉多流域示意图。


(1)指出科罗拉多河的主要补给类型。
(2)分析科罗拉多河上、下游径流量差异的原因。
(3)说明科罗拉多河流域水利工程对下游带来的综合效益。
(4)指出科罗拉多河流域引水灌溉发展农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2-09-16更新 | 96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18题及变式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城镇到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藕池口至城陵矶河段称为下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缓慢,泥沙淤积,造成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水灾害。上荆江自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挟带水、沙进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对下荆江的输沙量影响较大。城陵矶段是荆江的出口,也是洞庭湖水流的出湖口。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实施了人工裁弯工程,导致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裁弯后,监利站同流量水位(指在一条河流或水流中,不同的横截面上水流速度相同的水位高度)下降,而城陵矶站同流量水位上升。下图示意荆江及洞庭湖河段水系。

(1)分析下荆江裁弯工程实施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的原因。
(2)下荆江裁弯后城陵矶站同流量水位上升,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从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说明为减少荆江泥沙淤积可采取的措施。

8 . 琥珀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有机化石,其形成与地质时期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及地质作用有关。缅甸北部的胡康谷地多沼泽,以洼地为主,是世界上著名的琥珀产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康谷地开采琥珀最不适宜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下列关于琥珀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茂密B.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
C.森林中松脂类树木和昆虫广泛分布D.地壳稳定,利于琥珀的形成
2021-04-24更新 | 1532次组卷 | 13卷引用:黄金卷1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

9 . 黑潮是北赤道暖流的延续,起源于台湾岛东南和吕宋岛以东海域,在24°N左右通过台湾岛以东进入东海,一直延伸至35°N、141°E附近海域。在整个黑潮系统中,将位于130°E以西,30°N以南海域,主流经过东海外缘的黑潮,称为东海黑潮。东海黑潮的盐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下图示意东海黑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海黑潮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影响东海黑潮表层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含沙量B.蒸发量、径流量C.含沙量、蒸发量D.径流量、降水量
2023-05-22更新 | 51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三二轮复习联考地理试题(三)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冰洋地区海浪(风的作用下)的生成和发展会受到海冰范围变化的显著影响。过去,该地区大部分海域长期被海冰覆盖,除甲海区外,海浪活动普遍较弱。近30年来,夏季北冰洋大部分海域海浪活动呈增强趋势,而甲海区增强不明显。下图示意北冰洋各海域1980年9月和2012年9月海冰范围。



(1)指出近30年来北冰洋各海域海冰范围变化的原因,并推测目前图示海域海冰季节变化特征。
(2)试对甲海区过去海浪活动较强但近年来增强不明显这一现象给出合理解释。
(3)说明近年来北冰洋各海域海冰变化与海浪增强的相互关系。
2021-11-29更新 | 102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第〇次诊断性检测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