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个神秘的雪域高原,也是世人向往的“净土”。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地区森林分布空间位置及影响因素是(     
A.东北部—海拔B.西北部一气温C.东南部一降水D.西南部—光照
2.对青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环境条件是(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地处偏远,气候高寒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人口稀少,资源贫乏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蚀是指冰原气候条件下积雪频繁消融和冻胀所产生的一种侵蚀作用,是由冰斗引起的。发生雪蚀的地区分布在没有冰盖的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树线以上的高山带,分布区域年均气温为0℃左右,属于永久冻土带。雪蚀发生时,一方面,冰通过冰劈作用使地表物质破碎;另一方面,冰雪融水将碎的细粒物质带走。随着雪场底部加深,范围扩大,山坡上逐渐形成周边坡度小的宽浅圆形洼地(为雪蚀过程所增扩)。下图示意雪蚀作用过程。



(1)推测最易发生雪蚀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近年来冻裂作用加剧,指出其影响因素。
(3)研究表明,圆形洼地有可能继续扩大,试分析其原因。
2022-02-08更新 | 63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B.风力作用强烈,气候干旱
C.干旱为主D.多高大山脉与盆地
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3)说明塞罕坝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2024-04-04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16 ℃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受海洋影响显著B.南北纬度跨度大
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D.受地形影响显著
2.在台湾岛东部地区,樟树不适宜生长的海拔是(  )
A.0~200米B.200~400米
C.400~1 800米D.2 000~3 500米
3.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
A.减少水分蒸腾B.抗寒
C.减轻病虫危害D.增强光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