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消落带是指水库季节性涨落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三峡水库以防洪为首要目的,有涨落幅度达30m的消落带。随着江水常年冲刷,消落带区域出现土地荒芜、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采取措施对三峡库区消落带进行全域复绿。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消落带。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时期是(     
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C.秋末冬初D.冬末春初
2.消落带复绿对三峡水库的生态作用有(     
①彻底解决水土流失和岸体崩塌②维持沿岸生态系统的静态平衡
③可以拦截和净化陆域集水区面源污染物④减弱库岸径流和水库波浪对库岸的冲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5-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2024-05-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
3 .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种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完成下列属于因热带雨林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是(     
①全球变暖加剧②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5-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3)说明塞罕坝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2024-04-04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洲最大的半岛,位于美洲大陆最东端,是前寒武纪时期古陆台的一部分。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拉布拉多半岛上冰川广布。现在拉布拉多半岛地表起伏较小,海拔不高,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半岛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线段L以北为苔原带,以南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下图为拉布拉多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拉布拉多半岛的位置特征。
(2)据图简述拉布拉多半岛的地形特征。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拉布拉多半岛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从农业、工业、交通等角度分析)。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主峰海拔2572米,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由坚硬的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构成,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第四纪冰期时,气温在较长地质历史时期大幅降低,北方温带动植物南迁。随后,冰期快速结束,南迁动植物无法迅速回迁北移,只能选择在山地较高海拔处生存繁衍,由此在梵净山保存了大量的第三纪、四纪古老孑遗植物和动物,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梵净山成为梵净山冷杉、黔金丝猴、水青冈林等濒危物种的场所,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梵净山地区山高谷深,人类活动少,自然环境保护较好,2018年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说明梵净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梵净山形成南方喀斯特高原中生态孤岛的原因。
(3)指出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当地保护濒危物种的作用。

7 . 边石坝是在坡地或沟谷中大量碳酸钙快速沉积而形成的小型梯田状地貌的石埂边坝,高度一般数十厘米。在边石坝生长过程中,当水体的表面积与水深之比变大时,CO₂快速逃逸,碳酸钙快速析出并沉积下来。下图示意边石坝剖面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边石坝,最后形成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2.在已经形成的边石坝中,如果坝池经常处于满水状态且溢流时间短时,图中各点生长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边石坝形成的区域,最可能是(     
A.寒冷湿润的温带雨林区B.温暖少雨的泥质海岸带
C.炎热干燥的雅丹地貌区D.温暖湿润的岩溶地貌区

8 . 某岛上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一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是由于(     
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
C.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挤压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张裂
2.模拟研究表明在只受外力作用下,该山脉山脊线向东移动,下列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山脉东坡流水侵蚀强②山脉东坡冰川侵蚀强③山脉西坡流水侵蚀强④山脉西坡冰川侵蚀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黄河三角洲造就了鹤之乡、鱼盐之利、农耕之益。有些农民采用游耕模式,每年春耕、秋收来此拓荒,若干年后弃耕。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三角洲活跃的湾区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建有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三角洲“游耕”模式的主要危害是(     
A.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B.生物多样性减少C.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D.农产品产出降低
2.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生态优先发展策略的首要目的是(     
A.庇护鸟类生存B.增加湿地面积C.开展生态旅游D.稳定河口生态环境

10 . 下图中箭头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高,则(     
A.该环流圈一定为高纬环流B.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C.该环流圈一定为低纬环流D.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2.若该图为北半球中纬环流,在大陆西岸多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3.若该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的一部分,且乙下垫面比热容更大,则该季节可能会出现(     
A.北美大草原草木枯黄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长三角海水盐度上升D.天山牧民下山圈养牛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