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据报道,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会使得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千米的高纬度地区的冻土融化,从而将原来冻结在冻土中的甲烷(一种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之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过程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B.差异性C.过渡性D.非地带性
2.冻土中的甲烷气体如果全部释放到大气之中,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全球气温迅速下降B.大气逆辐射减弱
C.全球变暖速度加快D.大气的削弱作用减弱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霞梧桐在“中国物种红色目录”中被列为极危等级,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于落叶小乔木,树干挺拔,根系特别发达。通过对狮子岩—阳元山景区(左图)的初步调查发现,受生存环境与种间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丹霞梧桐在丹霞山顶和山麓地带极少分布,反而在丹霞崖壁上成群散布较多(右图)。根据这一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更大范围区域丹霞梧桐分布的可能地带。



(1)推测丹霞梧桐在左图椭圆部位分布较多而周围分布较少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丹霞梧桐根系特别发达的主要原因。
2022-11-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高中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一)

3 . 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2.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7-15更新 | 7355次组卷 | 32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
2.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3.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2023-06-10更新 | 13907次组卷 | 33卷引用:测试全国甲卷地理 请勿下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按照“搜集资料——认识区域背景——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关注区域环境问题——探究区域发展方向”的思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下面为该小组搜集的几则材料,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是中东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材料二   叙利亚及其附近地区图。


(1)认识区域背景:比较该国东部和西部地势特征的差异。
(2)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幼发拉底河沿岸是叙利亚重要的棉花产地,试分析其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条件。
(3)关注区域发展问题:如果该地区大面积扩大棉花种植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4)探索区域发展方向:为了促进叙利亚的工业发展,根据本国资源状况,列举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地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对于恢复风成环境、探讨沙漠砂物质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西部,其范围一般指弱水—额济纳河冲积扇戈壁以东、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中蒙边界以南的区域,为中国第二大沙漠。某课题组沿巴丹吉林沙漠南北方向,纬度平均间隔3′随机采样,局部为东西方向间隔3′随机采样。依据采样点纬度并结合中值粒径变化趋势将巴丹吉林沙漠分为5个区(见下右图),各区纬度间隔基本相同(如下左图),下表示意巴丹吉林沙漠沙不同部位均值粒度对比(单位:mm)。


沙丘类型横向沙山新月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
迎风坡0.2400.2330.225
背风坡0.1940.180——
丘间地0.3250.6800.325
(1)说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不同部位均值粒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5区到2区沙样粒度中值变小的原因。
(3)据材料推测巴丹吉林沙漠沙源。
(4)分析古湖泊附近盐碱地的形成过程。
2024-01-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地表第四纪沙性沉积物深厚,面积达4.22万km2,5世纪前这里曾是良好的牧场。榆林市地处横山与驼峰山间榆溪河两岸,历史上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5世纪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我国的第四大沙漠。下图示意毛乌素沙漠位置。

材料二:河套平原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采用“上膜下秸”技术即在土地的表面铺设地膜,地膜之下(土地)35厘米左右进行深耕铺设秸秆,从而形成一个隔盐层。

(1)说明在5世纪后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形成过程。
(2)推测陕西省榆林市历史上被称为驼城的主要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析河套地区表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的原因。
(4)从土壤角度分析,“上膜下秸”在治理表层土壤盐分含量的作用。
2023-12-18更新 | 316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江:它是一条流经沙漠的江,简称为沙江;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藏南谷地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右图为甲处河谷横剖面上形态的变化示意图和乙地辫状景观示意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流域蒸发系数(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低的原因。
(2)推测甲处附近断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说明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
(4)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对西藏“小江南”形成的影响。
2023-11-13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80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距今23.7Ma,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2.48Ma,青藏地区隆起成高原,现今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推测地质时期横断山区“陆地形成”阶段的西南季风强弱变化及其成因。
(2)解释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形成过程。
(3)指出青藏高原隆起对长江源区的河流补给类型变化及流量变化的影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的色林错位于冈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530米,最大水深超过33米,面积1640平方千米。古色林错面积曾达1万平方千米,后因条件改变,从中分离出格仁错、错鄂、雅个冬错等众多湖泊。近几年,人们惊讶地发现色林错面积不断扩大。数据显示,1999—2007年,色林错从1798平方千米增加到2323.6平方千米,超过了面积大约2017平方千米的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下图示意色林错水系分布。



(1)色林错曾经为一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的大湖泊,如今成为面积辽阔的湖泊群,推测其地质演化过程。
(2)说明近年来,色林错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3)阐释色林错面积不断扩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