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石崩现象加剧
③青藏高原地面反射率增强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降低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
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
2022-08-08更新 | 197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点为(     
A.上游山区退耕还林增多B.中游地区水域面积增加快
C.上游山区草地增长快D.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最快
2.和田河流域用地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的生态环境影响为(     
A.土地荒漠化加剧B.河流径流量变平稳
C.生物多样性增加D.矿产种类发生改变
2022-08-05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4 . 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下左图)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淤变化(冲蚀和淤积相结合的变化)显著。某科研团队对该海域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右图为1976~2014年研究区域内5m和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区域内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年份是(     
A.1976年B.1986年C.1996年D.2014年
2.1976~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     
A.持续淤积B.持续侵蚀C.先淤积后侵蚀D.先侵蚀后淤积
3.据图推测2002~2014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2022-07-14更新 | 86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岭是山脉,但又山不连脉,被分成了五堆,又称“五岭”,其与秦岭都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南岭的地域分界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某学者根据南岭两侧的气温与降水数据,绘制了南岭山地地域分界性影响力值(影响力越大值越高)的逐月变化图。

(1)分析秦岭与南岭都能成为重要自然地理界线的原因。
(2)与秦岭相比,南岭的地域分界作用不够鲜明,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3)指出图中代表气温影响力的曲线,并说明判断理由。

6 . “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11日,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科考船抵达图示区域,准备次日的下潜试验,后因故连夜转移,下潜试验推迟到15日成功完成。6月27日,“蛟龙”号在该地第二次下潜,创造了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下图示意“蛟龙”号的下潜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下潜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年盛行东北风B.位于板块边界的海沟附近
C.易发生赤潮现象D.海雾笼罩,大气能见度低
2.导致6月11日“蛟龙”号下潜任务取消的原因最可能是(     
A.热带气旋B.高温烈日C.技术落后D.鱼群干扰
3.蛟龙号下潜的两个日期,“向阳红09”科考船的正午日影(     
A.朝向相反B.方向两次均朝北C.长短相当D.第二次明显更长
2022-06-17更新 | 974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7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理科班第一次教学检测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洋流B.地形洋流
C.纬度大气环流D.地形大气环流
2022-06-13更新 | 7520次组卷 | 37卷引用: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三)地理试题
9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大陆腹地,勒拿河中游,有“冰城”之称。永久冻土是指陆地表面连续冰冻至少两年的任何部分。由岩石、沉积物、有机物和数量不等的冰组成。冰就像水泥一样,起着粘合剂的作用,把永久冻土粘合在一起,使其结构稳定。该地冻土发育广泛,植被类型丰富、覆盖率高。观察发现,森林冠层能截留积雪和降低风速,直接影响了林下积雪和累积和消融过程,从而间接影响该地的永久冻土层的埋藏深度。图为雅库茨克的气候柱状图,图为雅库茨克区域简图,图为雅库茨克中部植被分布示意图。



(1)试说明与西伯利亚高原与山地地区相比,雅库茨克地区植被类型丰富且覆盖率较高的原因。
(2)说明图中④地与②地相比,季节性冻土厚度的差异及原因。
(3)推测该地乔木根系发育特点及成因。
(4)从水源角度分析,多年冻土层的存在对乔木类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2022-05-18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4-13更新 | 36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