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冰雪运动成了新风尚,冰雪场地建设如火如荼,下左图示意中国滑雪场空间分布,右图示意中国滑雪场空间分布的省域尺度统计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我国滑雪场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滑雪场的空间分布存在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不均衡格局
B.长三角地区,因市场需求量较大,在全国滑雪场中占比较大
C.黑龙江、山东、新疆、河北,滑雪场数量之和接近全国的40%
D.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带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滑雪场数量较多
2.下列有关我国滑雪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说法不合理的是(     
A.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滑雪场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内部差异性
B.相比之下,自然因素产生的空间差异性更大,而社会因素对滑雪场分布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C.受冰雪运动普及程度不高、群众基础较弱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因素对滑雪场空间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
D.地形因素对东北、华北和长三角地区滑雪场分布的影响小于西部地区

2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图4为2021年由遥感影像解译转绘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地势总体上(     
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
C.从西北向东南降低
D.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2.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     
A.交通出行B.防洪避险C.生活取水D.田间管理
3.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模式是(     
A.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B.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
C.规模经营的商品农业D.休闲观光的城郊农业
2022-03-10更新 | 8889次组卷 | 4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A.气温B.水分C.光照D.风向
2.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A.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B.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
C.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D.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
2022-03-10更新 | 7966次组卷 | 3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大黄是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阴湿处,野生或栽培,根茎粗壮。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降脂减肥等功效,还用于配制果糖、饮料、香料、酿酒和做工业染料等行业。宕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自唐代起世代栽培大黄,2015年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宕昌大黄被认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有利条件有(     
①山地地形广布,林草植被丰富②历史传承久远,种植经验丰富③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河网密布,灌溉方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宕昌大黄产业未来的发展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区位因素应是(     
A.自然环境B.劳动力C.交通D.科技
2022-03-09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地理试题

5 . 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升温会抑制其生长。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生长季(6-9月)降水量可达958mm,多暴雨,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多疏松火山喷发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在长白山西坡形成风倒区对小叶章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生存空间增大B.水分条件改善C.光合作用增强D.种间竞争减弱
2.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小叶章侵入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风力强劲C.积雪减少D.土地广布
3.目前,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物群落(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B.数量减少,种类减少
C.数量增多,种类增多D.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2022-02-25更新 | 56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地跨我国三大阶梯,流经我国11个省(区)。长江流域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系统,哺育着人类与各种生物。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m,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被誉为“中华水塔”。

材料二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全身铅灰色,体型较小,体长一般在1.2m左右,最长可达1.9m,寿命约20年,自然繁殖率低,有“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喜欢单独活动,食物以鱼虾为主。长江江豚的眼睛退化,一般靠声呐进行捕食和探路。

材料三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



材料四:

(1)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三江源湿地的成因。
(2)从长江江豚种群特点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濒危的原因。
(3)说明在长江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主要优势。
(4)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2022-02-25更新 | 511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植被稀疏D.叶面宽大
2022-0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渭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为矿物质40%、有机质10%、水分和空气各20%-30%,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     
A.气候B.成土母质
C.地形D.人类活动
2.据图可知,该地土壤(     
A.水分和有机质偏多,空气和矿物质偏少
B.有机质占比较少,因为岩石风化速度慢
C.空气的占比偏少,因为当地砂质土壤多
D.矿物质淋溶作用强,因为当地温暖湿润

9 . 祁连山区南坡的优势树种为青海云杉,但历史上云杉林被破坏严重。为尽快恢复生态,林业工作人员在祁连山南坡大量种植青海云杉,但存活率极低。后来先种植祁连圆柏,在圆柏林中再种植云杉,则大幅提高了其存活率。下表为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的生长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树种适宜海拔最大植株高度习性
青海
云杉
温带1600—3800m<23m15岁以下幼树喜阴,15-30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岁以上喜阳;生长缓慢,耐寒忌涝,耐旱酎瘠薄,喜中性土壤
祁连
圆柏
温带2600—4000m<12m适应性强,喜阳忌阴,喜冷耐旱,生长速度快
1.云杉林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新较好,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地方性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圆柏林中种植青海云杉存活率高是因为祁连圆柏改变了当地的(     
A.热量条件B.光照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3.随着后期人为干预减少,祁连山南坡的次生云杉圆柏混交林自然演替可能会(     
A.保持云杉圆柏混交林不变B.向单一的青海云杉林演变
C.向单一的祁连圆柏林演变D.向复杂的落叶阔叶林演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缺水严重。西班牙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往塞古拉河流域。该工程建设了总长286千米的输水通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6年完成,投资3亿美元。下图示意西班牙水系。



(1)分析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原因。
(2)分析塔霍河调水工程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3)塔霍河调水工程造成该河流入海径流量明显减少,由此推测对河口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2-01-19更新 | 590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