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洱海,因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取名为“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北部。西侧点苍山海拔30744122米,冰川地貌发育。下图为洱海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洱海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川融水
2.图示地区1300年至2000年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为(     
A.变干—变湿—变干B.变湿—变干—变湿—变干
C.变湿—变干—变湿D.变干—变湿—变干—变湿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相对高度1200~1400米,为断块山。2023年某中学师生在暑假期间赴庐山开展野外实习。沿途记录了庐山的植被分布,进行了土壤样本采集,领略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下图为学生绘制的庐山植被、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和学生拍摄的庐山瀑布景观图。



(1)沿着考察路线,从山麓到山顶庐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升高,试分析原因。
(2)推测庐山形成许多瀑布的自然原因。

3 . 研究表明,泥炭地(泥炭沼泽)的排水(灌溉)系统对水循环和碳循环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英国某低洼地曾经一度是被淹没的,因深渠与排水管网的修建完善而能够快速通过该系统排水,该地如今即便已经成为农业高产之地,却仍然不时会遭遇洪水的侵袭,或在其上空形成“鸟磎云”(云的颜色近似鸟碳颜色)的阴霾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该泥炭地的形成关键依赖于(     
A.土壤肥力下降B.植被腐化C.成土母质的形成D.森林砍伐
2.该地上空形成“乌碳云”的阴霾现象,主要是由于(     
A.泥炭地干燥易燃B.地下水的过度抽取C.全球变暖加剧D.泥炭受侵蚀流失

4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2.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1-06更新 | 1265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其中A为____斜,B为____斜。
(2)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
(3)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等地质灾害。
(4)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A.黄土岩性疏松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
2023-01-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植物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物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湿润B.干旱C.寒冷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物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矮小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根系向更浅处生长D.地下部分根系分支减少
3.关于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影响植被的形态B.环境影响植被的分布
C.植被能够适应环境D.植被不能改变环境
2023-01-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氧气的含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不同的含氧量对人体既有有利的影响,又有不利的影响。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A.地处热带地区,耐高温能力强B.地处高原地区,有适宜的缺氧条件
C.多是黑人运动员,体质好耐力强D.运动员训练刻苦,持之以恒

9 .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4日上午,位于大洋洲的汤加火山开始喷发,15日下午爆发了第二次剧烈喷发。此次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柱直径5千米,高20千米,笼罩了整片天空。下列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汤加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汤加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消亡边界
C.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生长边界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间的消亡边界
2.15日下午的火山剧烈喷发,对该地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①增强B.降低,②增强C.升高,③减弱D.降低,④增强
3.此次火山喷发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导致新西兰发出海啸预警②火山灰进入大气层,影响局部航空运输③此次灾害,使汤加面临淡水资源短缺威胁④导致澳大利亚遭受强烈台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6-25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理)试题

10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B.②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C.③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B.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C.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减少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2022-01-12更新 | 477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