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重量。我国某河谷地区河流沿岸有成片耕地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植被依次为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和草本。该河谷南、北两段的碳密度差异明显;在各类植被中,针叶林的碳密度最大。下图示意该河谷南、北两段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向的碳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谷(     
A.相对高度北段大于南段B.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C.北段植被带谱数量较少D.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2.该河谷阴坡的植被碳密度高于阳坡。推测其原因主要是阴坡(     
A.气温较低,植株较为低矮B.土壤较湿,针叶林分布广
C.降水较少,植物根系发达D.日照较短,灌草生长较快

2 . 海岸线的位置变化,既要受海平面升降等全球尺度因素的彩响,又要受陆面升降等区域尺度因素的影响。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会使陆面出现变化。下图为北美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近40年海平面较其陆面的相对变化监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40年,该监测点监测到的变化情况是(     
A.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北移B.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南移
C.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北移D.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南移
2.推测影响该地海岸线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水利工程拦截④陆地地壳抬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 宁夏引黄古灌区位于宁夏平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灌溉工程。灌区引水工程采用无坝取水形式将河水导入灌区;灌区内的灌溉退水通过排水渠道又回到黄河;为解决灌渠的淤积问题,在入冬时先封堵渠首,再对灌渠清淤。宁夏平原灌区多采用三轮灌溉法:立夏第一轮灌溉;立秋至寒露浇秋田,为第二轮灌溉;立冬至小雪则是冬灌,是第三轮灌溉。下图为宁夏平原古灌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灌渠清淤选在入冬时的自然原因是(     
A.黄河处于枯水期B.黄河处于结冰期C.灌区处于丰水期D.灌区处于高温期
2.宁夏灌区进行冬灌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壤肥力B.保障水分供应,增加作物产量
C.减少病虫危害,增加土壤水分D.隔绝阳光照射,减少水分蒸发
2023-06-10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黄河流域面积约是长江流域面积的40%,但年径流量约是长江的1/15。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

材料2:黄河流域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需水量大,但上下游缺少用水调控,黄河下游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现象一致延续到90年代。



(1)阅读材料及图片,归纳黄河需要进行水资源调配的原因?
(2)读图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黄河下游断流现象具有什么特征?
(3)为何黄河下游容易出现断流?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的原因?
2023-05-1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其中C环节名称为____,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____(填图中字母)。人类通过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____(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地貌,其外力成因是____(填“流水沉积”或“冰川堆积”)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填“增大”或“减小”)
(4)若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的植被是____林(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023-03-2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如图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某地1978~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旱涝减少B.水源枯竭C.草场退化D.人口外迁

7 .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曾多次改道,下游几度断流,造成被誉为“沙漠神木”的胡杨林大片枯死,现在塔里木河两岸绿色生命的恢复得益于塔里木河输水工程。输水后,不同树龄的胡杨对输水的响应程度有差异。下图示意某个树龄胸径增长量与下游输水河道距离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     
A.树龄越大,响应程度越高B.距河道越近,胸径增长越大
C.越靠近河道,树龄越大D.越靠近河道,胡杨响应越小
2.生态输水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主要是改变了河道两岸的(     
A.土壤肥力B.空气湿度C.地下水位D.蒸发量
2023-01-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五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兴安落叶松林是大兴安岭分布面积最广的树林类型,主要分布于坡度较缓(5°~10°)的阴坡、半阴坡,林下兴安落叶松幼苗往往很多,林木常表现为低矮且胸径小,群集茂密,常与泥炭化土层构成天然的“保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下兴安落叶松幼苗大量发育的有利条件是(     
A.光照充足B.热量丰富C.降水丰富D.土壤肥沃
2.造成林木表现为低矮且胸径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含水不足B.热量不足C.永冻土层过厚D.大风天数多
3.天然“保温层”对地下永冻土层保持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大气逆辐射B.减少地面辐射
C.减少地面吸收热量D.加强地表反射
2023-01-13更新 | 369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五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全境四分之三以上地区为山地、高原,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狭窄的平原。洪都拉斯属于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洪都拉斯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50%,盛产优质木材。下图示意洪都拉斯水系分布。



(1)分析洪都拉斯内陆熔岩高原的形成原因。
(2)阐释洪都拉斯地形对河流水系的影响。
(3)推测洪都拉斯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并说明理由。
(4)说明洪都拉斯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区是中国地形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区海拔差异大,由一系列纵贯南北的山脉与河谷组成。冬季山区的降水多以积雪形式存储,随着春季气温升高,中低海拔地区的积雪开始融化,雪线以上区域终年被积雪覆盖,冰川和冻土分布广泛。在横断山区低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在高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下左图示意横断山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单位:%),图中地区颜色越深,表示该地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下右图示意2001~2019年横断山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变化情况。



(1)简述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平均积雪的覆盖情况。
(2)研究表明,海拔3000m以上与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积雪覆盖率较为稳定,试分析原因。
(3)从降水的角度分析低海拔地区积雪覆盖率低的原因。
2022-03-17更新 | 713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