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植物落叶现象展开调查,统计绘制了两种典型树种的凋落物数量逐月变化示意图(图左),并拍摄了甲、乙树种凋落物照片(图右)。通过调查他们发现,甲树种凋落的叶片多为青绿或黄色、褐色的老叶,同时树上也在长新叶;乙树种凋落的叶片多为黄叶,集中大量落叶,仅存枝干。完成下面小题。



1.甲树种广泛分布的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珠江三角洲平原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东北平原
2.乙树种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3.乙树种种植区推出部分道路“落叶不扫”的模式,其主要目的有(     
①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②方便市民游客观叶赏景③有效截留雨水④增加土壤矿物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黑土是目前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图为“黑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层是(     
A.腐殖质层B.淋溶层C.淀积层D.成土母质层
2.导致图中甲层从无到有、从薄到厚的原因有(     
①化肥农药②生物③气候④时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3-15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于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到12月18日举行。图为卡塔尔某沙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地沙漠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A.风B.流水C.冰川D.海浪
2.骆驼刺反映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势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矿物质多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2023-02-18更新 | 393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生产功能B.呼吸作用
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
2.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化
B.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兴洲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段江心,距今有八百多年历史,年内枯季洲头淤积洲尾冲刷。19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三峡水库建成后,天兴洲发生明显变化。左图为天兴洲洲体变化图。

材料二:受拉尼娜等异常天气现象影响,今年7月湖北省平均累计降水量为152.8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2.5成。8月,长江流域水位出现历史新低。

材料三:磁线理度,反映沉积颗粒呈线状排列程度,受控于搬运介质的动力强度。流体流动强,颗粒排列有序度高,磁线理度值大;反之,磁线理度值小。右图为天兴洲采样点剖面磁线理度值示意图。



(1)描述天兴洲洲头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结合右图,推测长江中上游地区1920—1960年降水强度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3)从天气系统角度分析此次长江流域水位较低的原因。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7 . 读我国某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寒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2.该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示意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稳定性
2021-09-14更新 | 961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日本东京的高层大厦楼顶和地下室,密布生长中的蔬果,让人仿佛置身田间,这种种植模式被称为“都市农业”。其中有一家电信公司在大楼楼顶主要引进红薯种植,红薯叶大、茎平卧,是一种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该电信公司在楼顶种植红薯对大楼的影响是(     
A.破坏大楼结构B.改善大楼质量C.加快楼顶排水D.降低楼顶温度
2021-09-01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红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靠近中蒙边境的荒漠草原上。红驼食性广杂,主要以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沙生植物为生,它属游走性动物,吃一顿要走几十千米,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起到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复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差异性
2.造成红驼分布区与同纬度沿海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D.光照
2021-08-30更新 | 1179次组卷 | 1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2019-09-0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