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上空常有厚厚的云层分布。近年来,亚马孙雨林区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农田、牧场面积不断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亚马孙雨林上空的云层位于(     
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
2.形成亚马孙雨林上空云层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河流蒸发B.海洋蒸发C.积雪融化D.植物蒸腾
3.亚马孙雨林区植被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植被吸收CO2量减少B.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
C.亚马孙河径流量增加D.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
2 . 阅读图文,完成下面问题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请分别分析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温润细腻的新疆和田玉深受人们喜爱,按其品质可分为山料、籽料等品种,以籽料为最佳。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新疆南部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之后在地质作用下转化成白云质大理岩。3-4亿年前,该地区的岩浆侵入作用引起白云质大理岩的再次转化,最终形成玉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山脉隆起,隐藏山体中的玉石在一系列外力作用下裸露在地表,即和田玉山料。外力作用继续,和田玉山料最终以小块、浑圆的外形沉积在下游河床或河漫滩上,这就是和田玉籽料。下图为和田玉籽料形成示意图。



(1)指出白云岩、和田玉按成因所属岩石类型。白云岩:____,和田玉:____
(2)指出形成白云岩、和田玉的地质作用。白云岩:____,和田玉:____
(3)该地区由海洋转变为山脉的内力作用是____

4 . 下图所示猴面包树,该树种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据此回答下题。

1.依据材料可以推测该树种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2.可以推测该树种可能主要分布在(     
A.东非高原B.地中海沿岸C.中亚D.印度

5 . 下图为某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导致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B.温度C.降水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远的时间是(     
A.2月B.5月C.8月D.10月

6 . 泰加林的主要树种是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密林里树木拥挤,树冠呈塔形,树叶呈针状且表面有蜡质。泰加林在高地成片分布,亚欧大陆自西向东.泰加林逐渐由暗针叶林变为明亮针叶林。下图示意泰加林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泰加林树冠呈塔形有利于(     
A.防风B.保暖C.保湿D.防积雪
2.泰加林(     
A.北界即地球森林带的北界B.林中物种繁多,层次复杂
C.南界即地球草原带的北界D.分布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3.与热带雨林相比,泰加林枯枝落叶量少但落叶层却较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地形C.水文D.降水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________和地下水等。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8 .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北浅南深,入湖径流量的85%来自伏尔加河。春季,里海北部湖水受伏尔加河径流的影响,垂直交换减弱,湖水性质也发生变化,有的年份甚至会导致北部深水区域底层贝类的规模性死亡。下图示意里海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里海北部水深较浅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张裂B.地壳抬升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
2.导致里海北部底层贝类规模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水温低B.食物缺乏C.盐度高D.含氧量低
2022-10-05更新 | 28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某科研小组在和平镇(下图)发掘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黄土剖面,研究发现表土下黄土层与古土壤层相间发育。其中黄土以粉沙为主,主要来自风力沉积,古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黄土高。科研人员借助黄土剖面推测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以此重建当地的古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处于(     
A.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交界B.夏季风与冬季风影响地区的边界
C.河流冬季有无结冰期的边界D.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交界
2.该区域(     
A.在古土壤的发育时期,蒙古高压持续强盛B.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气候不断暖湿化
C.植被覆盖率高,拦截沙尘更易形成黄土层D.古土壤层形成时期,该区域流水作用显著
2022-09-03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校际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基鱼塘主要分布于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当地人民通过修筑水利排灌工程,并将地势低、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种桑。



(1)桑基鱼塘被称为科学化的生态系统,说明其原因。
(2)从区域整体性角度,指出桑基鱼塘农业用地减少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2022-08-22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