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输送的热量随纬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西北部气候类型多样,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图为“非洲西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1)说出拉巴特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对当地生长较慢的硬叶低矮灌木群落形成的影响。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拉巴特与努瓦迪布年降水量的差异及成因。
2023-11-24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淄博齐盛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一次模块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合阳县位于陕东与晋南的交界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县内黄土塬占总面积的65.6%,塬面广阔平缓、黄土覆盖深厚,黄土节理发育,湿陷溶蚀,水土流失严重。整体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合阳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光伏扶贫项目发挥着衔接乡村振兴的作用。图为合阳县“农光互补”景观图。

(1)结合材料,指出该区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2)相对煤炭资源,说出光伏发电的优点。
(3)结合材料,指出合阳县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2023-11-17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文莱以环境无污染著称,渔业发达。2019年JD集团打造的海外第一个海上生鲜农场,落户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沿海。该海上生鲜农场以养殖名贵的蓝虾和石斑鱼为主,养殖过程严格遵循质量标准,力求给消费者带来最放心的食物。下图为JD海上生鲜农场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吸引JD生鲜到文莱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A.海鲜水产产量高B.海鲜水产品质优
C.养殖技术水平高D.劳动力丰富廉价
2.斯里巴加湾市出现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台风C.地震D.干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区内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改善恶劣的生存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榆林探索出“南治土,北治沙”的差异性防治体系,走上“向荒漠要绿色”的发展之路。2018年,榆林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年降水量提高至500~600mm,成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下图是榆林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致使榆林采取“南治土、北治沙”差异性防治体系的原因,主要是两地(     
A.植被覆盖率不同B.降水量不同C.地形类型不同D.耕作方式不同
2.在“南治土、北治沙”防治体系中,均能发挥作用的治理措施是(     
A.修建淤地坝B.平整土地C.实施间作套种技术D.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3.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给榆林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有(     
①空气湿度增加,温差增大②扬尘、沙尘暴天气减少③水土流失现象减少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4-28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贵州梵净山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2493米),地质年龄超过10亿年。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洪桐等珍稀动植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梵净山生物多样性显著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类活动干预少②纬度低,水热条件好
③山体高差大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目前,梵净山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是(     
A.治理严重水土流失B.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C.保护森林生态系统D.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3.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     
A.核心区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B.缓冲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C.实验区可进行科研实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
D.执行相同的生态保护标准
2023-04-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麂列岛,位于浙江省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岛礁星罗棋布,港湾众多,岬角丛生。其总面积不足全国岛屿面积的万分之二,但分布有贝类403种,藻类174种,热带、亚热带、温带等不同温度性质的贝壳都在这里并存,誉之为“贝藻王国”,是中国贝藻混养示范区。

(1)分析南麂岛藻类养殖水平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2)分析南麂列岛海域可生长多种贝类原因。
(3)我国在建设贝藻混养示范区的同时,也在南麂列岛新建了军舰码头。说明对南麂列岛海域的开发与建设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2023-04-27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治沙首选机械沙障(采用柴、草、树枝、黏土、卵石、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蔽物),而治沙种子萌发率被视为生物治沙的前提和保障。选取4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种子为对象,研究三种不同积雪覆盖条件(自然降雪、加倍降雪和去除积雪)对荒漠化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下图为不同积雪覆盖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与室内萌发率比较图。萌发率是指萌发种子数占总种植种子数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治沙首选机械沙障,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风速
2.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若在该地选择人工种植方式治沙,应优先选择的植物种类是(     
A.白梭梭B.心叶驼绒藜C.刺沙蓬D.雾冰藜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纳米比亚最不能错过的是美丽又震撼的星空,其位于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被列为世界上5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之一。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是天文爱好者观察天空的理想之地。


材料二   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材料三   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而是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来代替上衣,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材料四   纳米比亚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长期短缺,70%需要进口,很多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1)分析纳米比亚成为世界著名天象观察地的原因。
(2)简析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火烈鸟聚集的自然条件。
(3)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2022-12-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一中学北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第三大湖,具有“海拔高却不冻、位于内陆却不咸”的特点。

材料一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终年通航的湖泊。湖泊周围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附近许多山峰常年积雪。湖区生存有大量水草、鱼类和飞禽。由于全球变暖,的的喀喀湖流域周边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直接威胁到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材料二 的的喀喀湖附近有世界上最高的耕地,但这里的小麦往往不会成熟,其茎秆主要用作饲料。



(1)从水循环角度简析的的喀喀湖“位于内陆而不咸”的原因。
(2)分析的的喀喀湖可终年通航的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全球变暖对的的喀喀湖及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
2022-11-30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一中学北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