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2018·辽宁大连·模拟预测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树木生长较好的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树木生长缓慢的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

材料二: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年轮记录了它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我国学者通过对祁连圆柏树轮资料研究发现: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在0℃以下生长缓慢。

材料三:图左为一祁连圆柏年轮图,图右为祁连圆柏生长区气候资料。



(1)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通常以每年4月到次年3月作为一个研究时段,而不是从1月到12月,试说明原因。
(2)研究发现,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请分析原因。
(3)据图左中1930年~1936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的变化,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1-09-10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都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①岩石,②____,③____,④____,⑤土壤。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的关系。
(3)可以保护斜坡A处的土壤不被雨水冲走的办法有:
生物措施____;工程措施____
(4)如果B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河流____;生物____;地下水____

3 . 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榕树属于(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A.树冠扁窄、树根浅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D.树冠广展、树根浅
3.下列月份中,榕树被吹倒的月份最可能为(     
A.2月B.5月C.8月D.11月
2021-09-06更新 | 4163次组卷 | 32卷引用: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22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2.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
2021-08-31更新 | 318次组卷 | 3卷引用: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1-22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5 . 据2017年4月28日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面积为4425.38平方千米,与2016年同期相比,扩大49平方千米。青海湖面积创下近17年来同期最大值。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几年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B.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C.沿岸工农业用水大幅度增加D.大规模围湖造田
2.青海湖面积增大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A.气候更趋干旱B.地下水水位下降
C.湖泊流域面积增加D.生物多样性增加
2021-08-30更新 | 393次组卷 | 4卷引用: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0-21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6 .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下图是世界第四大的岛屿,地形独特,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它又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岛上70%的动物是世界上独有的,8096的树木和植物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岛上的狐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下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地形。



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B岛上狐猴集中分布形成的自然原因。
2021-08-25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1)
7 . 环境具有自净能力,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生产功能B.消费功能C.分解功能D.稳定功能
2021-08-2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后

8 .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B.河流补给水源以大气降水为主
C.土层薄,土壤比较贫瘠D.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9 . 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有:____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自然环境要素通过____循环、____循环和____循环等过程进行____迁移和____交换,形成自然环境整体性的____
2021-08-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挖空题补充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10 . 阅读案例《森林过度采伐导致东北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完成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8-0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挖空题补充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