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非洲纳米比亚南部降水全年不足60毫米。这里却有一种顽强的树木屹立在茫茫荒漠中,它就是箭袋树。箭袋树一般可以长到15~20米,直径可达4米以上。叶片肥厚,有着厚厚的外皮,上面皮孔数量极少,树枝上覆盖着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在必要的时候,箭袋树还会选择“断臂求生”。读图“箭袋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箭袋树树枝上覆盖明亮白色粉末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照B.提高树枝温度
C.吸引昆虫授粉D.加速植物蒸腾
2.箭袋树“断臂求生”的原因可能是(     
A.避免树冠过大而被阳光灼伤B.保持箭袋树干形态更加颀长
C.满足箭袋树新陈代谢的需要D.减少枝叶呼吸时的水分流失
2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赤水河流经贵、川后汇入长江。两岸多为红紫色砂岩和页岩,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形成红层土体,具有松软、孔隙度大、渗透性强的特征。根据清代《仁怀直隶厅志》史料记载“流卷泥沙,每遭雨涨,水色浑赤,河以之名也”。

(1)有同学根据以上资料,写了一段赤水河名称由来的简介,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赤水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形,沿岸的红紫色砂岩经风化形成有机质,进而发育为土壤,土体松软,易被侵蚀。每当雨季来临,河流水位上涨,流量增大,流速变缓,两岸土体汇入河中,使河水呈赤红色,赤水河由此得名。

五马河是赤水河支流,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肥力较低。

(2)推测该地土壤肥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题)
A.降水量大,土壤淋溶作用强B.气温较高,腐殖质分解较快
C.植被稀少,生物循环速度慢D.土壤发育时间短,质地黏重

上世纪50年代,赤水河两岸有大量的硫横和原煤工厂,由于生产方式粗放、冶炼工艺落后,水污染严重,形成广布的“黑土”,并导致粮食减产、土地退化。2013年后,当地彻底关闭所有污染性企业,经过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满目“绿地”重新覆盖河流两岸。

(3)概述从“黑土”到“绿地”的转变所对应的土壤功能变化。
2024-01-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图为1979~2022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北极9月海冰范围(     
A.波动下降B.匀速下降
C.1995年前均大于常年平均值D.2015年后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2.北极海冰范围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A.北冰洋海水盐度降低B.洋面风浪大幅度减弱
C.北冰洋海水的密度增大D.进入北冰洋的暖流增强
3.图示时期海冰范围变化对北极的影响是(     
A.利于建设更多晒盐场B.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增多
C.利于北极航线的开辟D.北极熊栖息地的范围扩大
2024-01-19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下图示意福岛第一核电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     
A.顺洋流首先影响北太平洋西南部海域
B.对北冰洋水域几乎不产生影响
C.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危及人体健康
D.使海水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
2.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引起地理要素的连锁变化乃至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这(     
①说明了自然环境具有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
②说明了自然环境对干扰具有整体响应功能
③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
④破坏了自然环境的供给、支撑等服务功能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5 .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堰”分洪体系正加速建设。读左图“北京市局部地区地形图”、右图“通州堰工程体系分布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通州堰”借鉴了古人“堰”的分水理念,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在城市副中心外围建立上蓄、中疏、下排的系列分洪体系。“上蓄”指在河流上游建设水库、湖泊、湿地等蓄滞工程;“中疏”指利用两条减河将温榆河洪水分流至潮白河;“下排”指通过温榆河和北运河治理工程,提高洪水排泄能力。“通州堰”减小了北运河干流直接流经城市副中心的洪峰流量,以保持河道运行水位的相对稳定,满足城市亲水需求。——摘自《新京报、通州区融媒体中心》


(1)“通州堰”分洪体系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____。右图中实现“通州堰”中疏功能的河流名称是____等,它们改变了该区域水资源的____分布。
(2)从水循环的类型看,“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主要参与____循环。
(3)自然界水循环的能量和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

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至2019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

(4)城市绿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双项选择题)。
A.减少蒸腾B.减少地表径流C.增加下渗D.减少地下径流
(5)简述“通州堰”滞洪区建设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2023-12-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及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乌兰察布高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多沙漠。

乌兰察布高原年降水量约300mm,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多沙质土壤,利于农作物糖分的积累,种植的马铃薯品质优良。

(2)当地马铃薯品质好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地势起伏小B.昼夜温差大C.沙质土壤D.降水丰富

乌兰察布高原建设有大型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

(3)风能、太阳能的共同优点有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属于可再生资源B.可持续稳定发电
C.开发利用成本高D.清洁、无污染
(4)乌兰察布地区山峦起伏,绿草一望无垠,风车高耸天际,牛羊悠闲漫步,被称为“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夏季游客众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等。

2020年7月,乌兰察布至北京的高铁开通,两地运行时间缩短至2个多小时。高铁开通后,乌兰察布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5)说明高铁开通对乌兰察布区域发展的意义。
2023-12-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合格考地理试题(第二次)
7 . 北京的秋天绚丽多彩。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寻找秋天红叶”的探究性学习。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树叶为什么会变红?

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对北京树叶变红的情况做了如下总结。

秋季是北京红叶观赏季。北京地区的主要红叶树种有黄栌、元宝械、红枫、橡栎、三角枫等。当最低气温小于4℃,昼夜温差大于10℃,光照足够的条件下,树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花青素含量上升,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致。

(1)北京红叶树种所属的植被类型为____
(2)树叶秋季变色的主要气象条件是__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气温降低B.阴雨连绵C.湿度增大D.昼夜温差增大

探究二 红叶最佳观赏期有何差异?

下图是同学们查阅的“北京地区红叶最佳观赏期预报图”。


(3)由图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北京红叶最佳观赏期持续两个月
B.红叶观赏区中、西部地区多于东部地区
C.最佳观赏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
D.喇叭沟门进入最佳观赏期早于坡峰岭

(4)如设计北京秋季赏红叶自助游,说出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探究三 北京最美红叶在哪里?

香山红叶是北京旅游的一张名片,每年秋季都要举办香山红叶节。

(5)请为香山红叶节设计宣传语。
2023-12-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合格考地理试题(第二次)

8 . 读“我国某乡村景观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     
A.地表崎岖B.气候干旱
C.人口稀少D.临水建屋
2.图中能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有(     
①河流流速       ②交通工具       ③植被类型       ④民居建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9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是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
(2)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3)D地所在的波罗的海为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简述其成因。
10 . 沿海某些地区的泥质海滩,会“生长”出奇特的“森林",是海水周期性冲刷形成,如下图所示。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更好地观察图示地貌的全景,应采用的方式是____(沙滩徒步/无人机拍摄),原因是该地貌景观具有____特点。
(2)列举描述图示地貌的角度____________
(3)该地貌的形成与____(选择填空)有关。
A.潮汐B.洋流C.海浪

“森林”分布的泥质海滩,是滨海湿地的主要分布区,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也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的中转站。这里独特的环境,也成为发展海水养殖、进行旅游开发的首选地。

(4)说出资料中人类活动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你的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