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潮涨潮落之间的滩涂地带),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的统称。红树林根系发达,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下图),细根是植物根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指生长在植物根系最前端,并且直径小于2mm的根系。红树林植物往往从枝干上长出众多细根,盘根错节,扎入泥滩里。下表为某种红树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变化表。


土层深度/cm0-2020-4040-6060-8080-100
细根生物量占比/%48261295

(1)依据表中数据,绘制红树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变化图____,描述红树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特点____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论述红树林根系的价值。
2024-02-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 . 哈萨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下图为哈萨克斯坦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北京到努尔苏丹,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哈萨克斯坦(     
A.风沙地貌分布广B.温带季风气候分布面积广大
C.河流多为外流河D.森林、渔业、矿产资源较丰富
3.里海北部盐度低于南部,主要是由于北部比南部(     
A.蒸发强度较大B.全年光照时间长
C.年降水量较小D.河流注入淡水多
2024-02-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下图为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示意图。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三处采样点进行植被、土壤调查。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植被可能是____。(双项选择题)
A.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下图为研究小组绘制的三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示意图。


(2)与其他采样点相比,说出丙采样点土壤剖面的特点。

树木生长需要一定的土壤水分,但土壤水分过多又会抑制树木生长,甚至导致树木烂根死亡。塔头苔草是一种高出水面几十厘米至一米的墩状草本植物,是东北沼泽湿地的典型生物。下左图为塔头苔草景观图,下右图为三个采样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图。


(3)植被的空间差异与局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丙处地势____,排水条件____(好/差),土壤黏粒含量高,蓄水、保水性能____(强/弱),土壤含水量____,抑制树木生长;而塔头苔草适合在沼泽湿地生长,因此,丙处塔头苔草生长茂盛。
2024-02-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农业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中国的援助下,非洲林波波河下游已开垦4.5万余亩良田种植水稻。如图为林波波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林波波河(     
A.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B.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塑造峡湾地貌
C.结冰期较长,内河航运的价值较低D.流域内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水质
2.中国援助林波波河下游的水稻种植项目有利于该区域(     
①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②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
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扩大粮食出口
④推广优质的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1-27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增强
C.地下水流向交错带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年来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读“德雷克海峡附近海陆分布图”,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A.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B.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D.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2023-07-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2017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与格鲁吉亚(图)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格鲁吉亚(     
A.位于低纬,盛产热带水果B.地形类型多样,以山地为主
C.为内陆国,国土面积小D.交通不便,以航空运输为主
2.格鲁吉亚是世界葡萄酒发源地之一,中国主要为格鲁吉亚葡萄酒产业提供(     
A.酿酒原料B.酿酒技术C.广阔市场D.廉价劳动力
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     
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②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③我国石油资源出口④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显著。下图为云贵高原及周边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要素的角度,说出影响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的自然地理要素有____________
(2)在四幅景观图中,常常呈锥状耸立,表面如锋利的刃脊,形如宝剑的是(     )(选择填空)。
A.溶洞B.天坑C.峰林D.坝子
(3)描述贵州兴义万峰林中坝子的主要特点及其适合的人类活动。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虽然降水丰富,但不易存水,地表水匮乏,正所谓雨时涝、晴时旱。


(4)分析该地地表水匮乏的原因。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因特殊的地貌原因,经济发展普遍困难。某同学在查找资料时发现,政府采取就地扶贫和易地搬迁相结合的措施助其脱贫。就地扶贫模式指扶贫客体在不脱离原所处地域环境条件下的一种扶贫方式;异地迁移扶贫模式指贫困农户所处地理环境恶劣,不再适宜人类生存,因而将贫困农户迁移出原有地域。


(5)试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等角度推断部分地区需实施异地迁移扶贫的理由。

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的就地扶贫过程中,政府多措并举,推出许多特色鲜明的扶贫模式。下图为某地的重要脱贫举措示例。


   
(6)结合示例和所学,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就地扶贫提出合理措施。
2023-05-30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白鹤是我国东部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代表性候鸟,其繁殖地在俄罗斯境内。每年入秋之后,在日照和气温等环境因素影响下,白鹤开始由北往南迁徙,依次会路过东北的扎龙湿地、盘锦红海滩沿岸滩涂、黄渤海沿岸等湿地。下图为白鹤东部迁徙路线示意图。



(1)依次列举秋季迁徙路线经过地区的主要陆地自然地带。
(2)说出影响白鹤迁徙路线的主要自然因素。

鄱阳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占全球种群98%的白鹤在此越冬。


(3)分析鄱阳湖成为白鹤越冬地的有利条件。
2023-01-11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太平洋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附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并画出秘鲁沿岸洋流方向。

秘鲁沿海气候干旱,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左图为利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右图为秘鲁地图。



(2)分析利马年降水量少的原因。

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出现厄尔尼诺现象,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


(3)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秘鲁发生洪灾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