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图为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的树龄等值线分布与河道演变示意图。



(1)写出图中①②③④处两个废弃曲流的序号,并说明理由。
(2)推测上游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3)从河道演变的角度推断甲处比乙处树龄短的原因。

2 . 当前全球水资源供需关系紧张,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河流跨境水冲突不断加剧,中东是世界上跨境水冲突最严重的区域。图为约旦河流域周边的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下列地区跨国水冲突最严重的是(     
A.以色列地中海沿岸B.黎巴嫩的北部地区
C.约旦河的上游地区D.死海南部沿岸地区
2.加剧该地区水资源争端的主要人文原因有(     
①约旦河流经多个国家或行政区                  ②宗教复杂,民族矛盾尖锐
③降水量稀少,地表水严重不足                  ④人种肤色之间的差异明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严重的水争端对该地区未来最可能的影响是(     
A.死海的年蒸发总量不断增加B.死海湖面缩小并有可能枯竭
C.淡水资源的总量严重减少D.石油资源的开发严重受阻

3 . 地表反照率代表了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程度,其大小受地表覆盖类型、植被密度、积雪面积、土壤颜色等因素影响,空间差异较大。下图示意中国2000—2017年地表反照率在不同干湿分区的年均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冬季地表平均反照率数值最大的是(     
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平原
2.图中a、b、c、d代表的干湿地区分别是(     
A.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B.半湿润区、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C.半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D.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3.2000—2017年,西北荒漠地区地表反照率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蒸发加剧B.河流萎缩C.植被退化D.降水增加
2023-10-1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项突破 专项1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人教版2019必修1)

4 .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会(     
A.增加航运里程B.增加河床淤积C.减轻洪涝灾害D.减少上游来水量
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②六合垸所在地③张智垸所在地④永合垸所在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1更新 | 1223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四章 地貌(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23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缘,多年平均水深达1.9m,且出入湖河流众多,具有防洪、供水、交通、旅游等多种功能。太湖湿地水生植被包括挺水植物(茎、叶挺出水面)、浮水植物(叶浮于水面)和沉水植物(整个植株沉入水中)。

材料二近年来,太湖周边开发力度加大使得流域内水生植被发生显著改变。下图示意1980—2019年太湖水体及水生植被面积变化。流域内植被变化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太湖多次发生蓝藻暴发事件,水质恶化严重威胁人民生产生活。近年来政府采取打捞蓝藻和挖掘底泥等措施加大了太湖治理力度,太湖流域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1)简述1980—2019年太湖三种水生植物面积变化特征。
(2)说明2008年以来太湖流域水生植被面积变化的人为原因。
(3)有人建议增加水生植被,发展养鱼,请分析此举在改善太湖水质方面所起的作用。
2023-10-10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B卷 关键能力全优
6 .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2022年11月,山东半岛青岛沿岸一带遭受了浒苔袭击,大片的海藻散落在海面,一眼望不到边际,表面上是一片绿意盎然,但是却严重损害了本地的生态,浒苔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在死了以后,会发出一股腥臭的味道,在它们死后,会被一些细菌所降解,很可能会耗尽海水中的氧,而且一旦腐烂,就会对海洋的生态产生污染,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氨和氮,这两种气体很可能会导致海产的大量增加,从而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产生巨大的损害。


任务一:如何治理青岛浒苔危机
2023-10-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 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7 . 图是某国地理位置和等高线地形图。该国首都年降水量约2O毫米,冬季多浓重湿雾,表现出“少雨、多雾”的独特气候特点。下面图中的装置是用特殊材质生产的捕雾网,用来采集大气中的雾气,令雾气成为饮用水。
   
分析该国首都“少雨、多雾”气候特征的成因。
2023-10-0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3.3海水的运动(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23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母亲河之一的黄河,突然变清了,黄河不再,不再像以前那样混浊。20215月的潼关水文站(掌握了黄河91%的流域面积、90%的径流量和几乎全部泥沙含量数据)实测数据显示,黄河含沙量不超过0.8千克每立方米(正常情况下,黄河年平均含沙量为37.8千克每立方米)。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现在都在搞城镇化,黄河上游两岸也不例外。黄河泥沙资源丰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引发采河沙的热潮。黄河两岸经济比较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人们退耕还林或直接撂荒,加上政府也号召在两岸植树,增加植被面积,久而久之,黄河两岸绿树成荫。



(1)说出黄河流域中游较严重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出黄河水变清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概括黄河水变清所经历过的途径。
(3)分析黄河水变清的影响。
2023-09-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周测卷十二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国家战略举例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由火山喷发、地震等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被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地震形成的堰塞湖示意图。


   
(1)简析地震发生后该地形成堰塞湖的原因。
(2)简析堰塞湖可能给该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请针对堰塞湖可能会引发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9-29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3 地貌类型与地质灾害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雪兔子,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植株矮小,一般植株高约30厘米左右,茎叶白色绒毛发育,酷似棉袄,毕生仅开一次花,主要生长在海拔4500-5000米的高山流石滩、山坡岩缝中、山顶沙石地。在我国分布于云南(丽江)、西藏(亚东、错那)等地区,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下图为雪兔子植株实体景观图示。


   
(1)结合雪兔子植株特点,分析雪兔子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推测雪兔子种子的传播方式并说明理由。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雪兔子被列入珍贵保护植物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