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元江河谷分布的土掌房,是中国最具生态价值的传统民居。土掌房聚落的选址是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农牧等因素而确立的。土掌房内,外墙均为厚土坯墙,窗小或无窗,屋顶铺设木条和黏土,夯打严实形成平台屋面。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使土掌房的主要功能发生了转变,部分土掌房被修缮为民宿。下面左图示意元江河谷土掌房主要分布地区,右图示意土掌房聚落地形剖面图。



(1)分析土掌房聚落选址在半山腰的好处。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土掌房平顶的原因。
(3)为发展民宿,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土掌房的修缮建议。
2023-03-0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河口位于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南临辽东湾,河口岸线平面形态呈喇叭状。辽河口内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滩和岛屿。河口属于强潮河口,大潮潮差可达4m以上。辽河口口外海水盐度分布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明显不同于外部海洋的特征。近年来,辽河下游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多。下图示意辽东湾及三道沟站海水盐度随水位变化。



(1)简述辽东湾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列举影响辽河口盐度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2)推测三道沟站一日中潮汐涨落次数,并说明判断依据。
(3)说明近年来辽河口自然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3 . 平潭岛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岛内民居的建筑朝向较一致,滨海地区民居成行紧密排列,丘陵区民居顺应地势、倚靠坡地建设,平潭岛2012年设立为省级综合试验区,2019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下图示意2004—2019年平潭岛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平潭岛民居选址最先考虑的问题是(     
A.防潮B.防风C.采光D.通风
2.平潭岛用地类型变化及其原因是(     
A.建设用地增加 商业用地面积大增B.林地面积增加 大规模营造用材林
C.草地面积减少 不合理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域面积减少 填海造陆满足发展的需求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黑土是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茂盛的地区,有机质不易分解并历经千百年大量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下图是世界四大黑土分布区。

材料二:2020年7月,中国科学院在《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指出,目前东北黑土地黑土层的厚度已经减少了30%至50%,一些地区土壤黑土层不足20厘米,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变差。



(1)分析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形成条件。
(2)针对东北黑土地肥力下降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治理措施。
2023-03-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云南元阳梯田完美体现了田、林、村的相互协调。读元阳梯田水资源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田、林、村B.田、村、林C.林、田、村D.林、村、田
2.造成田,林布局高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交通D.市场
3.梯田单块面积有大有小,造成梯田单块面积较小的原因是(     
A.土层薄B.坡度陡C.水源不足D.远离村寨
2023-02-28更新 | 195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这里是红色摇篮,这里是绿色家园,这里是古色厚土”“鄱湖鸟,知多少,飞时不见天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等咏唱江西的诗歌,让人心生无限自豪。下图为2013年颁布的《江西省主体功能区》,将全省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镇化地区。结合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流速慢,风速小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镇化地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Ⅱ、Ⅲ、ⅠC.Ⅲ、Ⅱ、ⅠD.Ⅰ、Ⅲ、Ⅱ

7 . 非洲有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树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图为非洲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上述地点中“猴面包树”储水的时期为(     
A.4月-9月B.6月-9月C.7月-8月D.10月-次年3月
8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风带)。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带。
(4)从“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得出,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带。
2023-01-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9 .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2023-01-22更新 | 337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题
23-24高一上·山西朔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某类植被不同的形态特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图中植被形态特征和主要功能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肉质茎叶——吸收水分B.乙——叶面缩小或退化——贮存水分
C.丙——覆盖绒毛——抵抗灼热D.丁——根系发达——减少水分蒸腾
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若当地年降水出现了增多趋势,则丁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下部分分支减少B.地上部分叶片变小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上部分植株变小
2023-01-12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