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萨勒湖(位置见左图)位于吉布提中部,四周山地环绕,海拔低于海平面153米,湖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与附近海湾的海水相通。该湖湖水盐度高达34.8%,含盐量约20亿吨,但长期以来没有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2015年中国公司与吉布提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取得阿萨勒湖盐业资源50年特许经营权。随后,该公司修建湖区道路和盐业出口专用码头,雇佣当地上千工人,推动吉布提湖盐出口快速发展。

材料二 巴尔喀什湖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内流湖。该湖西半部湖水的平均含盐量为1.48‰,东半部平均含盐量高达10.4‰。湖泊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炼铜工业发达,且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重要城市有铁路连接。右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请你根据上述的图文材料描述两地的地理特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2)说明阿萨勒湖盐度高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巴尔喀什湖东西两侧盐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3)总结开发当地资源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叶尔羌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以喀群为界,叶尔羌河分为上、下游: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谷物质结构疏松;下游河段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流向东北,注入塔里木河,地势相对平坦。下图为叶尔羌河部分河段的分布图。


(1)推测叶尔羌河上游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2)说出莎车所在位置的地貌名称,并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有增大的趋势。试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暖的角度分析原因。

3 . 新疆乌恰-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下图示意新疆乌恰-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草地IB.草地IIC.草地IID.草地IV
2.图中甲地附近出现荒漠区,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蒸发旺盛B.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
C.坡度陡,地表水缺乏D.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
3.下列四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是(     
A.草地IIB.草地IVC.人工防风林D.农田区

4 . 2023年5月开始的加拿大森林山火持续了4个月,其中分布广泛的地下泥炭层阴燃形成“僵尸火”,助长了加拿大的超级山火。泥炭层是指河流沉积平原或山间谷地等容易积水的低湿地段,由大量因缺氧分解不充分的水生植物有机残体积累而形成的物质层。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泥炭层分布广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湿冷,微生物分解缓慢                                 ②地势低洼,河湖水域分布多
③植物丰富,有机残体数量多                                 ④纬度较高,冻土广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推测加拿大泥炭层的燃烧特点为(     
A.地表燃烧,碳排放量小B.地表燃烧,碳排放量大
C.地下燃烧,碳排放量小D.地下燃烧,碳排放量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的国家重大工程。2020年6月,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蓄水后河流水文情势与生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为减缓水库运行对鱼类栖息环境的影响,乌东德水电站改变大型水库传统底层取水方式,采用了创新的分层取水措施。图示意水库大坝纵坡面。完成下面小题。


1.乌东德水电站运行蓄水后,库区最可能出现(     
A.鱼类的多样性整体增多B.喜静水性鱼类向库区以上河段聚集
C.底层鱼类数量大量增加D.适应在流水性环境产卵的鱼类减少
2.与传统方式相比,新的取水方式改善了水坝以下河段鱼类栖息环境,主要体现在(     
A.促进库区排沙,鱼类饵料增多B.增加坝下流量,扩大生存空间
C.净化坝下水质,改善生存环境D.提升暖季水温,利于鱼类繁殖
3.乌东德水电站包涵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在(     
①开发新能源,减轻环境污染②设计新方案,减少生态影响
③带动新产业,助力周边扶贫④提倡新理念,带动绿色消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 在风力作用下,沙漠中的沙粒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在其附近堆积,会发育成灌丛沙丘。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衷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最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A.绿洲边缘B.泥沙淤积的河床C.绿洲内部D.沙漠内部
2.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     
A.土壤水分条件改善B.沙丘活动性增强
C.气候趋于干旱D.植被覆盖率降低
3.灌丛沙丘为人们提供了风沙防治的思路。在沙漠地区,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规模植树造林②铺设草方格③种植耐旱植物④抽水灌溉农田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7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掀斜式山脉(即南北两坡极不对称的山脉),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图1示意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图2示意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


   
   
(1)指出阴山山脉南北坡的地形差异。
(2)简析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2023·福建·模拟预测

9 . 土壤液态水进入植物根系后,通过茎杆向上输送,经气孔蒸腾后转化为气态水扩散到大气中,实现了土壤水—植被水—大气水的转化,形成茎杆液流过程。通常情况下,蒸腾作用越强,茎杆液流通量越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某沙地梭梭树5—8月茎杆液流通量平均日变化,研究时段内下午的梭梭树部分气孔关闭、代谢减慢,导致蒸腾作用较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时段内,下午茎杆液流通量小于上午,主要是因为下午(     
A.平均气温较高B.光照条件较弱C.相对湿度较大D.空气对流较弱
2.5—8月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月份是(     
A.5月B.6月C.7月D.8月
3.研究沙地茎杆液流通量的意义主要是(     
A.为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依据B.有助于沙地农田的高产稳产
C.促进流域内水资源合理分配D.形成干旱地区茎杆液流理论
2023·福建·模拟预测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罗姆河是阿尔卑斯山区的河流,全长106km,注入罗讷河。黑杨是德罗姆河河岸的原生树种,种子小而轻,带有疏水性冠毛,落在合适的土壤中6-8小时下胚轴(种子萌发后,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便开始发育。黑杨喜光,光照条件越充足,开花越多。德罗姆河流域黑杨分布众多,且上游的基因多样性比下游更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流域人口增长导致河岸的黑杨林面积萎缩,但对黑杨种子传播的影响较小。随着人类开发加剧,德罗姆河下游洪泛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杨树,干扰了黑杨的基因,对河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当地在下游洪泛区开展原生黑杨恢复实验。下图示意德罗姆河流域水系和风向。



(1)分析黑杨在德罗姆河流域快速扩散的条件。
(2)与下游相比,说明黑杨种群在德罗姆河上游的基因多样性更高的原因。
(3)人口增长导致河岸黑杨林面积减小,但对黑杨种子传播的影响较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简述在下游洪泛区开展恢复原生黑杨实验的生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