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近年来,受气候变化、湖底地形、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青海湖岸线长度和水位升降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下图为1973—2018年青海湖水位与岸线长度的对比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青海湖岸线长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持续增长B.持续缩短C.波动增长D.波动缩短
2.1997年前青海湖岸线随水位下降反增,可能是由于(     
A.湖岸河流汇水增加B.湖底地形起伏较大
C.湖盆抬升速度较快D.湖盆纵向扩张加快
2022-06-29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
2022-06-23更新 | 17523次组卷 | 49卷引用:重组卷02-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高考专用)

3 .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房后多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主要是因为(     
A.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B.夏季树叶茂盛,能增加空气湿度
C.冬季落叶后,可获得较多光照D.阔叶林成熟以后,可砍伐获取木材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4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而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衰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柽柳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沙物质常在其附近堆积,发育成灌丛沙丘。下图示意柽柳灌丛沙丘剖面。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区域中,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A.沙漠内部B.沙漠边缘C.绿洲内部D.泥沙淤积的河床
2.柽柳的生长发育能够形成灌丛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A.根系发达B.喜光照C.耐旱D.耐盐碱
3.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     
A.沙丘活化B.土壤水分条件改善C.气候趋于干旱D.植被覆盖率降低
2022-06-02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长郡中学,长沙市一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填入a、b、c三个方框内,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2.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使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4-13更新 | 366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图示意甲、乙、丙三种不同气候全年受大气环流影响的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气候类型(     
A.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B.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冬季冷夏季热,降水变率大D.地带性植被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相同
2.丙气候分布地区(     
A.降水稀少,没有河流分布B.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
C.天然植被叶片为常绿阔叶D.气温年变化大,日变化小

9 . 荷兰位于北海沿岸,地势低平,平均海拔2米,全国近四分之一的面积低于海平面。在荷兰人民大规模开展围海造陆工程的过程中,风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20世纪以来,荷兰风车却从18世纪的一万多架,减少到现在的千余架。下图左示意荷兰局部区域,下图右为风车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荷兰风车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减小B.科技进步C.风车老化D.填海造陆
2.图中堤坝对人工湖的影响主要是(     
①水流速度加快②盐度上升③水质变差④淤积加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异常茂密,2015年1月9-11日哀牢山经历了一次极端降雪事件,累计雪深约为50厘米,对森林破坏严重,林冠大面积受损。下图示意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林下20厘米深处土壤温度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4年,森林内、外土壤温度(     
A.林内高于林外B.季节变幅林外小于林内
C.差异春夏大于秋冬D.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林外晚于林内
2.极端降雪事件后,该地(     
A.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林内土壤温度降低
B.积雪使地面的反射作用增强,林外土壤温度升高
C.由于树冠受损,荫蔽作用减弱,林内土壤温度升高
D.由于树冠受损,林内外热交换增加,林外土壤温度降低
2022-04-01更新 | 392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湖南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