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大理,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人间仙境”。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出山口、入湖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下图1示意苍山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位于苍山脚下的白族传统民居正房大多坐西向东,这种民居的设计,可以很好地抵挡晚上较冷的山风。图2为苍山脚下的白族民居结构示意图。



(1)说明洱海西岸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的形成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白族传统民居正房大多坐西向东的原因。
2024-02-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海拔1900米以上自然带为山地草甸带,该自然带植被的主要特点是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生长茂盛;木本植物低矮,分布少,树木枝条弯曲。黄岗山的山地草甸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很高,对区域的生态系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有机质的输入数量及其分解速度。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显著,武夷山地区气候变暖明显。图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根据黄岗山山地草甸带的植被特点,推断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2)分析黄岗山山地草甸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3)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指出黄岗山的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草甸带的面积分别会如何变化?
2024-02-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白杨树是我国常见的树木,我国大部分区域房前、屋后以及田野、道路两旁均可见到白杨树挺拔的身姿。下图示意白杨树植株特征简介。完成下面小题。

1.白杨树所属的森林类型为(     
A.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2.白杨树所属植被群落(     
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分布B.以乔木为主,多革质叶片
C.以松树、杉树类植被为主D.垂直结构复杂,物种多
3.白杨树春季发枝,秋季落叶,说明其生长区域可能(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024-02-20更新 | 3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4 .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青藏高原草毡层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B.蒸发弱C.大气含氧量低D.太阳辐射强烈
2.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A.促进耕作土壤形成B.增加地表水下渗量C.加快冻土消融速度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24-02-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图为摩洛哥南部某悬崖边附着的复合堆积体。某科研团队正在对该复合堆积体开展观测。完成下面小题。



1.甲堆积体主要形成于(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生物作用
2.科研人员难以直接观察测量到该堆积体的(     
A.高度B.颜色C.粒径D.体积
2024-02-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6 . 二叠纪末期,频繁的火山活动导致海洋缺氧,大量生物灭绝。此时蓝细菌在海洋里较为繁盛。图示意二叠纪末期的海陆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二叠纪末期地球环境异变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圈异常B.岩石圈异常C.水圈异常D.生物圈异常
2.研究表明,二叠纪末期古特提斯洋蓝细菌丰度最高,主要得益于(     
①陆源营养多②低纬热量足③海上降水多④海域面积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图所示圩田位于安徽省巢湖西岸,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水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描述该圩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指出巢湖及周边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分析圩田区易发水灾的原因。
(3)今巢湖与古巢湖相比,面积萎缩严重,试推测其原因。
2024-02-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联考试题

8 . 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与气候条件、施氮量、耕作方式等因素相关。研究发现,秸秆长期施入土壤后会减弱土壤中微生物对秸秆碳的分解作用。下图分别为不同气温和降水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土壤固碳效应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地区实施秸秆还田固碳效应效果最显著的是(     
A.华南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关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深处固碳效果更显著
B.夏季土壤固碳速率更高
C.对比深层土壤,浅层土的固碳速率更低
D.土壤固碳能力随秸秆还田年限增加逐渐增强
2024-02-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发育在河流入湖口B.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
C.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D.三角洲前缘河流搬运能力较弱
2.影响图中扇三角洲面积大小及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     
A.含沙量B.结冰期C.地形地貌D.沿岸风浪
2024-02-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与传统的单一高筑式混凝土海堤工程相比,生态海堤为多元多功能的自然防护工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某生态海堤主体模式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生态海堤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B.维护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C.提升海水的自净能力
D.增加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
2.与传统的单一高筑式混凝土海堤相比,生态海堤堤顶平台高度较低的原因是(     
A.降低建设成本B.立体防浪效果好
C.近海海面下降D.材料抗侵蚀力强
3.推测偶淹带所选植被的特点不包括(     
A.耐干旱B.易维护C.耐盐碱
D.根系发达
2024-0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