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三峡大坝建成后,在三峡库区周围形成了一个相对特殊的“小环境”,特别是改变了局部气候。据此完成下题。
扩大水域面积与增加植被覆盖率对局部地区气候影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增加空气湿度B.调节空气温度C.减小附近风速D.美化当地环境
2020-02-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题。

如果该区域冰川开始出现迅速后退的现象,将会导致该区域此后一段时期内(  )
A.植被状况有所改善B.气候变得更加干热
C.铁路线离山地更近D.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2020-02-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C.单一性D.区域性
2.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
A.b﹣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戈壁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e﹣三峡大坝建成后,可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图
D.f﹣洞庭湖周边围湖造田,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2020-01-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9-20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2019-09-06更新 | 2067次组卷 | 67卷引用:贵州省石阡县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卷
5 . 下图是某山地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人类活动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D.水热条件
2.20世纪70年代,该地区常绿阔叶林遭到大量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径流季节变化加大,旱涝灾害频繁,动物“外逃”……该描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单一性B.间断性
C.整体性D.差异性
3.近几十年来,该山地积雪冰川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可能是
A.物种减少B.全球变暖
C.酸雨危害D.臭氧层破坏
2019-05-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6 .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中国库布齐沙漠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对具有专利的沙漠打孔种植技术给予充分肯定。


完成下列各题。
1.利用技术手段修复沙漠生态,直接改变的自然环境要素是
A.气候B.地貌C.生物D.土壤
2.沙漠打孔种植改善了库布齐沙漠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地带性D.均衡性

7 . 某旅行者在左图地区旅游,发现甲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下右图)。“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土塔状建筑主体用规则的多边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内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窝中。独特的“蜂巢屋”充分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蜂巢屋屋顶呈圆锥形,用带有草筋的土坯紧压而成,高高耸立,坡度很大,主要原因是
①减少阳光的照射   ②利于冬季快速排除雨水,减轻屋顶压力   
③减弱风沙对房屋的冲击     ④保持建筑物的美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蜂巢屋“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主要目的是
①夏季防风沙  ②增加室内湿度       ③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④抵御雨水侵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到图乙再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2.在塔克拉玛干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多为风成地貌,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中
A.气候对地貌的影响B.土壤对地貌的影响
C.地貌对气候的影响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9 . 阅读图文材料,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19-01-30更新 | 3211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10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________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带。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