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两块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来水、两个水壶、两个水槽。步骤:①在坡度一致的两块木板上铺等量的沙土,其中一个再铺上草皮。②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甲、乙水槽中。③观察坡面的形态变化和水槽中堆积物的数量差异。



1.从该实验中可知,沙子逐渐沉到水槽底部的现象是模拟(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2.若某区域正经历从乙图到甲图的演变过程,则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少B.土壤肥力增加C.河流含沙量增大D.风力堆积明显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颜色是土壤物质及其性质的反映,由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即成土因素)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各异,不同地方形成不同土壤。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五文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娘。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如下图)。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合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也寓意着中华疆域地大物博。



(1)在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中,____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五色土自沿海向内陆,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____ (填“热量”或“水分”)条件发生变化。
(2)对于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更加肥沃,而南方地区的红壤相对贫瘠,试分析其原因。
(3)目前红壤和黑土在耕作过程中都存在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请任选一例,举例说明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3 .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①增强D.降低,②增强
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昼夜温差变大B.海冰加速融化C.海水蒸发加剧D.白天气温降低
2024-01-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是一个大淡水湖泊,那时气候温和多雨。至13万年前,由于周围山地强烈隆起和气候变化,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且水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外流湖指湖水与河流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

材料二 下图示意青海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推测地质历史时期青海湖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森林、草原或荒漠)和当时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从沙源、动力和地形方面,简要描述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形成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黄教授的指导下,对下图中的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开展了“黄土·黄河自然之美”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第一站: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放眼望去,宽广辽闻的黄土塬,连绵延伸的黄土墚,浑圆的黄土峁,深切的沟壑让人感到震撼(图a)。

第二站:晋陕大峡谷,这里连续壮观的深切河曲景观长达725千米(图c),顺流而下,不远便是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巨大的黄色瀑布水珠飞溅,声势浩大(图b)

第三站:东营,黄河来沙造就了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图d)。近年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河水在逐渐变清。


(1)研学小组在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看到塬、墚、峁三种地貌,这主要是____作用的结果。黄教授告诉研学小组,黄土高原地区广布的黄土属于____地貌,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沙黄土带、典型黄土带和黏黄土带。根据①、②、③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判断①-③黄土颗粒依次变____(粗或细)。
(2)根据图c中的河曲景观,可以推测在河曲转弯处,不断发生流水____作用,河道变得越来越弯曲。能欣赏到图b壶口飞瀑“水珠飞溅,声势浩大”景观的最佳季节是____季。
(3)图d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到达入海口,由于流速____,泥沙会大量____,从而形成____地貌。
(4)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减轻了水土流失,黄河输沙量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____
(5)黄土高原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气候原因是____
2023-12-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光伏树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各种仿生树相结合,具有各种功能的多用途发电装置。光伏树下,可以遮阳避雨、休闲娱乐、充电停车、种植花卉蔬果,既能为人们活动提供丰富的共享空间,又能为城市提供绿色发展的电力能源,同时光伏树设计兼具储能及互联网功能。光伏树有利于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绿色化、智能化”。下左图为一光伏树图,下右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甲、乙两地为我国不同区域的两座城市。



(1)说出甲地到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趋势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2)说出光伏树发电储能效果的一年中冬夏季变化和一天中的昼夜变化。
(3)从太阳辐射的角度,分析甲地适合建设光伏树的优势条件。

7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下面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诗句描写的景色时间约为(     
A.2月B.5月C.8月D.11月
2.关于“夜来霜”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增强B.④减弱C.③增强D.②减弱
2023-12-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9次组卷 | 100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第斯山脉(如甲图)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


      
(1)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乙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垂直带谱分布图,据图简析该地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的原因。
(2)指出乙图所示山脉中雪线东、西两坡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位于南美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这属于哪种分异现象?并请分析其成因。
(4)若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变为低平的平原,会给南美洲的自然带分布带来哪些影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是重要的地表覆被类型,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森林也面临着虫害、火灾、砍伐等威胁。中国是受到本土害虫侵害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害虫种类多、分布范围广,虫害发生频繁。森林虫害严重威胁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下图分别示意1985~2018年中国森林虫害县个数变化统计和1985~2018年中国森林重度虫害县个数的空间分布。

       

(1)据图描述1985~2018年我国森林虫害县个数变化特征。
(2)列举森林虫害的影响因素。
(3)分析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森林重度虫害县分布较少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