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2008年11月4日22时,三峡水库成功蓄水至172.47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无论结果怎样,建设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
2.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B.地方气候更温和湿润
C.土壤肥力下降D.洪涝加剧
3.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
②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可以孤立存在和发展
④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会影响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4-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红树林是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由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木本生物群落,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红树林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树叶小,减少水分蒸腾B.多茎花,利于吸收光照
C.根系发达,便于吸收水分D.多支柱根,保持植株稳定
2.能够欣赏到红树林景观的城市是
A.珠海B.青岛
C.大连D.桂林
3 . 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图中能指示水湿环境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关于图中各地植物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四季常绿B.乙——根系发达
C.丙——叶宽而薄D.丁——叶呈针状
2020-01-19更新 | 477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物种的生存和发展,读某地质时段全球气候变化图,回答下题。

图示五个时段中,最有可能出现物种灭绝的是( )
A.Ⅰ、ⅡB.Ⅰ、ⅢC.Ⅲ、ⅤD.Ⅱ、Ⅳ

5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
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
楠竹林5212402.08312
灌木林7317567.79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
2019-11-21更新 | 1243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理)试题

6 . “庐山三叠泉瀑布”位于江西庐山风景区,涧水汇合,循着天工琢成的三级“冰阶”断崖折叠而下,故名。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级)各具特色。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下图是三叠泉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三叠泉瀑布
A.三级“冰阶”断崖由内力作用形成
B.瀑布水流属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C.水量最丰富的季节是冬季
D.水流不参与陡崖地貌的塑造
2.三叠泉瀑布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各圈层在地球上是相互渗透和重叠的
B.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
C.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2019-10-02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9-20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2019-09-06更新 | 2067次组卷 | 6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黄海是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包围的半封闭海域,海底中部地势平坦,开口朝南,地势向南黄海倾斜。北黄海西部海域发育有泥质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流域治理的影响,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物分布面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区分布及洋流流向。



(1)说出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物的主要来源。
(2)指出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3)推测近年来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区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9 . 读中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该区域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地地形类型是________,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材料二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请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4)简述该地形区综合治理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10 . 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到图乙再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2.在塔克拉玛干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多为风成地貌,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中
A.气候对地貌的影响B.土壤对地貌的影响
C.地貌对气候的影响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