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2 道试题

1 . 干旱的气候条件造就新疆土壤盐碱化严重。特别是在地势低洼地区,由于水分强烈蒸发散失使得盐分更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下图是土壤“盐结皮”景观图,“盐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土壤盐碱化严重,主要是由于(     
A.深居内陆,地表径流少B.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较浅
C.气候干旱,蒸发强烈D.降水稀少,地下水含盐量高
2.地势低洼的地方更易形成盐结皮,主要是由于(     
A.降水稀少B.地表径流少C.蒸发强烈D.地下水埋藏浅
3.下列关于“盐结皮”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利于增加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B.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湿度
C.利于增加土壤对风力作用的抗蚀能力
D.利于增加土壤无机盐含量,提高肥力
2024-02-28更新 | 519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沼是沼泽因水分蒸发、盐分积累或盐湖沼泽化后形成的一种特殊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位于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被昆仑山等高大山脉包围,有河流79条,其中42条为季节河,是中国内陆河分布最多的盆地,也是世界上盐沼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该地于1958年建成钾肥厂,填补了中国没有钾肥生产的空白。2005年开始,柴达木盆地设立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位置。

(1)分析周围山地在柴达木盆地盐沼形成中的作用。
(2)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柴达木盆地盐沼生态的意义。
2024-02-28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3 . 环树干的地面积雪最先融化,形成环树干地面裸露,四周仍有积雪的“树井”现象。下图为科研人员拍摄的“树井”照片,L1为“树井”边缘到树干的最远距离,L2为“树井”边缘到树干的最短距离。该“树井”形成期间晴朗无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照片拍摄于(     
A.挪威B.俄罗斯C.美国D.加拿大
2.图示“树井”的形成是因为环树干的地面(     
①接受了更多的太阳辐射②受树的长波辐射影响更强
③土壤升温幅度高于四周④位于树冠积雪融水滴落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拍摄这张“树井”照片时,科研人员的镜头大体朝向(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2024-02-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4 .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两湖泊面积在缩小的人为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C.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甲湖面积缩小D.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2.近年在乙湖地区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已出现的变化是(     
①蓄洪能力明显提高②降水明显增加
③通航能力明显提高④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归数量明显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2-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随堂检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裸鲤,又称“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摄食藻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鱼。13万年前裸鲤是有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直至现在通体无鳞。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湟鱼为洄游繁殖性鱼类,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自然状态下繁殖成活率较低。数据显示,青海裸鲤数量1961年曾达到19.9万吨,到2002年却只有2592吨。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废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至2016年底,青海裸鲤数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近27倍。图Ⅰ为青海湖水系图,图Ⅱ为湟鱼洄游通道设计图。

(1)分析青海湖裸鲤由有鳞至鳞片逐渐退化的原因。
(2)简述1961年至2002年青海湖湟鱼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2024-02-08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6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最能反映的地理原理是(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开放性D.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2.与该图所反映的环境特点相近的区域是(     
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
C.江南丘陵D.西北内陆
2024-02-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7.4万亩,是由浅湖沼泽草甸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鸟类资源丰富。近年来,保护区的藕田、水稻田明显增加。沉湖湿地的罗纹鸭属植食性浮水类游禽,多选择靠近茂密芦苇的开阔水面、处于生长期的隐蔽农田等生境。图为罗纹鸭2005—2020年种群数量动态曲线。

(1)说明沉湖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描述2017年后罗纹鸭种群数量的变化特征,并从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数量变化的原因。
(3)请从人类生产活动角度,提出保护沉湖湿地鸟类的合理措施。
2024-02-07更新 | 20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测评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主峰海拔2572米,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由坚硬的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构成,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第四纪冰期时,气温在较长地质历史时期大幅降低,北方温带动植物南迁。随后,冰期快速结束,南迁动植物无法迅速回迁北移,只能选择在山地较高海拔处生存繁衍,由此在梵净山保存了大量的第三纪、四纪古老孑遗植物和动物,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梵净山成为梵净山冷杉、黔金丝猴、水青冈林等濒危物种的场所,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梵净山地区山高谷深,人类活动少,自然环境保护较好,2018年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说明梵净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梵净山形成南方喀斯特高原中生态孤岛的原因。
(3)指出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当地保护濒危物种的作用。

9 .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一个被克里米亚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最深处只有14米,平均深度只有8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亚速海的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下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沙嘴”的主要成因是(     
A.海水堆积作用B.河流沉积作用C.风力堆积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
2.“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夏季风力较弱,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10 .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如下图),境内山地多、平地少,石漠化面积广,人民生活贫困。2010-以来当地政府组织农民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被称为晴隆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晴隆石漠化问题突出相关作用较小的是(     
A.石灰岩广布,化学侵蚀作用强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C.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土层较薄D.植被根系浅,水土保持能力弱
2.晴隆县能够成功种植优质牧草,主要是因为当地(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纬度低,海拔较高,牧草生长期长
C.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河流数量多,灌溉水源充足
3.“晴隆模式”的生态意义是(     
①种植牧草有利于减轻土壤侵蚀,减缓石漠化
②山羊啃食杂草,维持生物多样性
③羊粪能增加土壤肥力,加速生态修复
④牧草可增加蒸腾量,增加降水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2-06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