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麻黄洞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境内,是一种单入口水平洞穴。洞内CO2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夏高、冬低的周期性特征,下图为冬、夏季节洞内外通风情况。当地居民为治理石漠化,采用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毛竹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1)判断图a、b对应的季节,并说明它们的通风差异。
(2)分析麻黄洞内CO2浓度夏高冬低的原因。
(3)说明用稻草秸秆覆盖方式种植毛竹的原因。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制作规格大小相同的M、N、O、P四个水槽,将底部具有透水性能的M、N水槽置于同一水平高度,水槽内分别放置带土草坪和小砾石:在M、N水槽的正下方,斜放底部不透水的倾角相同的O、P两水槽(图A所示)。实验时,同时在M、N上方均匀洒入等量自来水,并立即观察记录O、P水槽出水口流量的情况。实验后,两位同学分别绘制了图A中O、P水槽出水口水流量过程简图(图B中的两幅)。



(1)最能反映水槽O出水口的是哪条曲线,试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根据这种原理,在城市建设时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以改善城市环境。(注: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图C为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



(2)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城市水循环明显减弱的环节是____
(3)简述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 . 骆驼刺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较为常见,下图为骆驼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骆驼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旱生灌木B.耐干旱C.植株高大,根系发达D.耐贫瘠防风沙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分支减少D.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2022-02-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针叶樱桃是一种常绿灌木,果实饱满多汁,果皮薄而易破,富含维生素C,一年可结果3~4次,生长期需要保持6小时以上的阳光照射,温度维持在25℃~27℃之间,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巴西境内的彼得罗利纳(砂质土壤区是针叶樱桃的黄金产地)。针叶樱桃的采摘期只有18天,每到果实成熟之时,果农必须手工采摘,而采来的果实如果经过太阳光暴晒,维生素C就会大量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彼得罗利纳的降水特点是(     
A.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降水量较多,雨季和旱季分明
C.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降水量较少,干季和湿季分明
2.彼得罗利纳针叶樱桃采摘的最佳时间可能是(     
A.清晨B.上午C.下午D.黄昏
3.彼得罗利纳针叶樱桃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适宜种植的地区少②劳动力成本高③鲜果保存运输不便④年产量低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5 . 吉隆绿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cm,多生长于海拔3500~4200m的西藏南部山坡岩石隙。吉隆绿绒蒿1976年在西藏自治区吉隆县被发现,但却没能留下任何影像,自此之后的几十年再难觅踪迹。2015年6月,我国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机构在珠峰东坡嘎玛沟首次拍摄到吉隆绿绒蒿的清晰影像,这为吉隆绿绒蒿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同时推动这一罕见物种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适合吉隆绿绒蒿生长的气候条件为(     
A.高温多雨B.温和湿润C.寒冷干燥D.高温干燥
2.吉隆绿绒蒿遭到破坏后,当地环境恶化,土壤严重退化,这体现了(     
A.植被反映土壤的性状B.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显著
C.土壤决定植被类型D.植被影响成土母质

6 . 植被落叶有两种情况:一是干旱或寒冷季节来临时,植物为减少蒸腾,保持体内热量和水分而落叶;二是树木在新叶长出后,老叶渐次脱落,形成植被终年常绿景象。图示意我国回归线以北某地两树种落叶数量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树种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乙树种的特征是(     
A.少有茎花和板根现象B.藤本植物种类繁多C.垂直结构十分复杂D.树叶退化成针状

7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半湿润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到④人口密度递增
B.④到⑤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小
C.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D.②到③由以畜牧业为主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
2022-01-01更新 | 79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8 . 地形可以通过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
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
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颗粒一般较细
D.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
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光热条件太差
C.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度较慢D.水分条件太差
2021-11-30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精品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
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综合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
2020-09-27更新 | 381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模块诊断 地理
10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游客于2017年春节期间到火地岛旅行,以下是他的游记摘要:“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火地岛国家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很多树木匍匐在地,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醉汉树”或“醉汉林”,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一样,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材料二:下图示意火地岛位置范围。

材料三:火地岛上的小木屋和南部的“醉汉树”。


(1)分析在火地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
(2)火地岛民居多为低矮的木头房子,请指出其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2019-09-23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