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2023716日,历经十余年建设的引汉(江)济渭(河)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下图中左图示意该工程输水路线,下右图示意输水地形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渭河的含沙量比汉江大B.受长江干流水量的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都无结冰期D.都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出现汛期
2.该工程的影响(     
A.缓解了汉江流域旱涝灾害B.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C.增加了汉江下游生态用水D.根本解决渭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2024-05-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图a为南美洲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b为瓦尔德斯半岛所在位置,半岛上土地贫瘠,多盐湖,美洲鸵、原驼等野生动物栖息于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该季节,影响甲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A.盛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C.东南信风D.副热带高气压
3.阿根廷的瓦尔德斯半岛主要植被类型为(     
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C.草原D.硬叶林
2024-05-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江源地区(31°39'N~37°10'N89°24'E~102°27'E)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该地区海拔2800~6564米,以山地为主,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多年和季节性冻土广布。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三江源地区冻土退化严重,直接影响着当地的土壤有机碳循环与气候变化。图示意1961—2021年三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冻结时间的变化。

(1)指出三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在气候变暖后的变化。
(2)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解释三江源地区气候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关系。
(3)说出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冻土的变化对下游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024-05-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地下近40%的面积有煤层分布,占全国已探明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北部煤层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其他地区大多为中厚煤层,宜井工开采(通过挖掘井巷进入地下煤层开采煤炭资源的方式)。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图1中阴影部分)。该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鱼鳞坑(图2)是黄土高原常用的水土保持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的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坑内种植树木。与此同时,还利用黄河上下游水库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图中①②③④属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填数码),甲地扩大农业发展规模的限制因素是____。图示地区降水年际变化较____(大/小),原因是:____
(2)分析山西省采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3)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鱼鳞坑保水、保土、保肥的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可能影响。
2024-04-28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熊猫国家公园(     
A.地跨川、晋、陇三省区B.地跨我国二、三级阶梯
C.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D.植被类型以针叶林为主
2.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为了(     
A.利于人们观赏大熊猫B.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平
C.开发区域动植物资源D.提高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2024-04-27更新 | 25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湿地位于四川西部阿坝州境内,地下冻土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主要由白河和黄河主河道构成(左图)。白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宽浅,自然状态下河湾迁移频繁。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湾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少量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了湿生植被,草本植被和灌木植被三种不同的植被种群,呈条带状环绕凸岸(右图),不同的植被种群彤成于河湾迁移的不同时期。

(1)试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简析若尔盖湿地的形成条件。
(2)分析图示白河中游河道弯曲的原因。
(3)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右图中砾石边滩植被生长较少的原因。
2024-04-26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项02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3)-【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正在加速消退。海冰面积减少引发海冰-反射率反馈、水汽和低云-辐射反馈、洋流反馈等反馈机制。这些反馈机制会进一步加剧海冰消融。下图示意1980年、2020年北冰洋9月海冰分布范围。

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说明材料中三种反馈机制加剧北冰洋海冰消融的过程。
2024-04-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分布有许多高达300多米甚至400米以上的高大沙山,这些沙山都非常稳定,有的数百年、上千年都没有移动过。高大的沙山之间镶嵌着100多个湖泊,常年不结冰。图为巴丹吉林高大沙山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高大沙山非常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沙丘湿度大B.风力较小C.森林保护好D.周围湖泊多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B.光照强C.地温高D.地形封闭
2024-03-27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二地理期中模拟卷(浙江专用 高中全部内容)-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蓝藻在水体中存在上浮、下沉的垂直迁移活动,其垂直迁移受外界风速和内在的蓝藻体内碳水化合物浓度共同影响:风速较小时,蓝藻更易上浮;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密度较大,导致蓝藻整体下沉,而蓝藻体内的酶能参与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水温越高,酶的活性越强,其效果远超光合作用增强而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淡水水体后,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是太湖(如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多集中在每年春末到秋季。20235月,某次来自内陆的冷性反气旋过境,太湖蓝藻迅速下沉,降低了蓝藻危害。

(1)简述太湖蓝藻水华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
(2)气候变暖导致太湖蓝藻危害加重,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2023年5月该次冷性反气旋过境促使蓝藻下沉的原因
2024-03-02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10 . 岩溶水指赋存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裂隙和溶洞中的地下水。岩溶水出露地表形成岩溶泉。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区广泛分布。下图为方斗山岩溶泉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斗山的形成过程为(     
A.固结成岩—挤压隆起—断层发育—风化侵蚀B.挤压隆起—风化侵蚀—断裂下陷—固结成岩
C.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断层发育—形成褶皱D.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下陷—形成褶皱
2.与断层东侧相比,断层西侧岩溶泉数量多,流量大,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A.降水强度B.岩层倾角C.地形类型D.岩浆活动
2024-02-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