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6 道试题

1 . 土壤入渗率受植被类型、孔隙度和有机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示意不同植被类型对各土层土壤入渗率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10   cm土壤孔隙度最小的是(     
A.荒草地B.果林地C.沙棘林地D.柠条灌丛
2.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的植被类型是(     
A.荒草B.果林C.沙棘林D.柠条灌丛
2 . 导致山谷中的树形成旗状树冠的原因是(     
   
A.寒冷的气候B.长期单侧风的影响
C.干旱的影响D.单侧光照射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猴面包树又叫波巴布树,是非洲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树”的称呼由此而来。猴面包树树干粗大,直径可达9米,最粗的树干基部圆周达50米,为世界上最粗的树木之一。猴面包树还是著名的长寿植物,树龄长达5000余年。在巴西高原东北部,纺锤树特别引人注目,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纺锤树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个特殊的“储水室”,一棵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旱季来临,绿叶纷纷凋零,红花竞相绽放,这时,纺锤树就好似插着红花的特大花瓶。

(1)说出猴面包树、纺锤树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
(2)议一议,猴面包树、纺锤树为什么都长有粗大的树干?
(3)你还了解哪些奇特的植物?向同学介绍这些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

4 . 浅水三角洲是指在水体较浅、地形较平缓的沉积区形成的以分流河道砂体及分流砂坝砂体为主的三角洲类型,在我国的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大型古湖盆中十分典型。下图示意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不同沉积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b→e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A.流水作用相对强度增大B.形成过程中气候均长期严重干旱
C.湖平面升降幅度在变大D.沉积物总厚度越来越薄
2.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中的沉积层(     
A.泥砂颗粒前缘粗后缘细B.泥砂的分选性较差
C.沉积物的磨圆度较差D.砂质少、泥质多
3.长期以来地质学家高度重视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勘探,其原因可能是该地(     
A.地下水质优良B.油气藏量丰富C.土壤肥沃深厚D.地质构造稳定

5 . 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是新疆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生命植物。一年生短生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完成下面小题。

1.齿稃草生长旺盛的月份为(     
A.1—2月B.4—5月C.7—8月D.9—10月
2.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A.叶片厚B.植株高C.根须细D.花期长
3.相比南疆,北疆短生命植物物种多样性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是北疆(     
A.水分较多B.热量较高C.年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根浅,具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夏季喜雾,冬季喜雨,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易使叶片灼伤。左图和右图分别为纳马夸兰地区地理位置图和气候统计图(曲线代表气温/℃,柱状代表降水/mm),该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是沙漠中最具生态价值的地区之一。


   
(1)从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差异等方面描述纳马夸兰地区的降水特征。
(2)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夏季极其干旱的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多肉植物叶片不及纳马夸兰地区肥厚的原因。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如下图)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这里大多数时间河流流速平缓,河流沿着低矮的海堤流淌数百千米。夏季风盛行时,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而后集中降雨又在短暂的时间里造成河水漫堤的“灌海”现象,从而形成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地理奇观—“回水”,这片海水与河水的交集区域称为回水区。

材料2喀拉拉邦的自然保护区丛林茂密,野生动物丰富,贝利亚尔湖是野生动物的主要饮水水源。每年一至三月份是游客乘船观赏亚洲象、孟加拉虎等陆地野生动物较佳时间。

      

(1)说明“回水”现象多形成于夏季风盛行时的原因。
(2)请从气候角度,推测游客多选择1—3月前往贝利亚尔湖观赏陆地野生动物的原因。

8 . 秸秆还田是制约我国北方秸秆利用与耕地培肥的“卡脖子”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我国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团队在东北黑土区创新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及还田全程机械化技术,将作物秸秆就地制作成体积小、密度高的秸秆颗粒深埋还田,破解了传统秸秆还田后土壤培肥效果差和作物增产潜力低等难题。完成下面小题。

1.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及还田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①解决了秸秆量多体大问题②改变了土壤“上肥下瘦”现象③提升了黑土的有机质含量④改变了黑土的理化性质和结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除秸杆颗粒还田技术培肥外,为防止东北黑土肥力流失还应采取的合理耕作措施是(     
A.大量施化肥B.地膜覆盖C.深耕D.免耕

9 . 草坪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草坪草可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冷季型草坪耐寒性强,四季常绿,但需水量大,易发生病虫害,需不断施用化肥和农药。下图中的左图是我国气候分布图,右图是冷季型草坪和暖季型草坪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以冷季型草坪为主,这与东北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     
A.与光照的适应性B.与气温的适应性
C.与降水的适应性D.与土壤的适应性
2.我国西北地区大量发展冷季型草坪,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资源短缺③加剧水土流失④土壤污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润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B.天敌数量C.太阳辐射D.食物数量
2.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③需要调节体温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