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 道试题
1 . 下图中的湖泊是中亚地区著名的巴尔喀什湖,以东咸西淡闻名世界近年来该湖的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终年干旱——深居内陆B.终年湿热——受赤道低压影响
C.终年寒冷——位于极地D.终年温和——受盛行西风影响
2.造成近几年巴尔喀什湖水域面积呈波动减小趋势的主要人为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B.人口增加,围湖造田
C.冶金发展,湖水消耗大D.水利建设,灌溉量增多
3.下列改善图示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合理的是
A.发展节水农业,控制用水量B.大规模抽取地下水,扩大淡水来源
C.大规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D.人工融化高山冰雪,增加河流水量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且蒸发总量有上升趋势。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沿河两岸胡杨林面积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材料三 下两幅图分别为“塔里木河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示意图”、“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1) 甲、乙两河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
(2) 1960—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A、B曲线分别代表阿拉干和英苏,代表英苏的曲线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3) 近年来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是_______
(4)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大西海子水库的建设给塔里木河下游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_______

3 .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B.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升高
C.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D.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2.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A.土壤肥力较低B.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C.大气温度较低D.地表风化作用强烈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2018-03-03更新 | 54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强化练七 土壤肥力(人教2019版必修一)
4 .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说明材料一中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一般有哪些?          。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要素)发生变化。
(2)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      趋势。
(3)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4)在上述材料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特性。                                                 
(5)自然地理环境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自然地理环境也存在明显差异,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自然带名称:A  , C  。②从A——B——C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
2018-02-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下图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上图, 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上图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下图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11-12高二上·河北石家庄·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7 .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下的标志性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界。下面甲图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乙图是地球两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大体是一致的
B.近七千年来气温保持相对平稳
C.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D.近两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11-12高三上·浙江温州·期中
8 . 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土地利用现状,下右图为该地未来土地利用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2.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C.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2016-11-26更新 | 110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所示。完成下题。

表1

旱地

林草地

盐荒地

滩涂

其他

合计

占总面积比例(%)

17

12

32

18

21

100

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一盐荒地一旱地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一盐荒地—滩涂D.林草地一旱地—滩涂
2016-11-18更新 | 6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贵州省出现了1961年以来最强的夏秋冬连旱。2023年入冬以来,贵州先后经历了3次寒潮天气过程。20242月,贵州省多地发生森林山火。图示意山火发生期间贵州省火险热源点及当年2月气温和降水量距平分布。

(1)分析贵州省2022—2023年干旱和寒潮对2024年山火爆发的影响。
(2)指出贵州省2024年2月山火多发的地区,并分析其气象条件。
(3)未来几年内,过火区山石崩落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可能增加。分析过火区泥石流可能增加的原因。
2024-06-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