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形成于距今20~200万年前,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它是一个外泄湖;13万年前,由于地质、气候等诸多原因,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目前,与初期的湖区相比,青海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材料二: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下图),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



(1)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自然原因。
2022-04-2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内年降水量约257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毫米(比我国西北内陆其他湖泊蒸发量小很多),结冰期长达6个月。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暖湿化,湖水盐度随之变化。组成湖岸的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岩,近年来湖岸整体上出现坍塌趋势,尤其以东岸坍塌最为严重。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赛里木湖年内蒸发量小的原因。
(2)指出近60年来赛里木湖盐度的变化趋势,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3)赛里木湖湖岸易坍塌且东岸最为严重,对上述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022-06-18更新 | 68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城盆地是山西地堑系西南端的一个断陷盆地,有涑水河注入,但未通黄河,盆地封闭,除中条山麓一带有洪积扇群以外,盆地内部多为河湖相堆积。由于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内,是一个强烈沉降形成的盆地。水河已断流,由于地势低洼,形成了700km2的闭流区,是山西省内唯一的内流区域,湖水于中条山前成化成盐湖,盐池就是其中之一。下图分别示意运城盆地位置及运城盆地南北向剖面。



(1)分析运城盆地沉积层结构形成的原因。
(2)说明运城盆地地形及气候对盐湖形成的主要影响。
(3)推测运城盆地未来地貌发展的趋势。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下图),周边地区居民主要以放牧为生。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下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沙丘编
测量时间长度/m宽度/m高度/m
3月52.218.21.6
6月53.818.51.8
9月53.215.91.4
3月80.014.72.3
6月81.015.62.8
9月53.213.41.5
3月52.113.23.1
6月54.3143.5
9月49.313.6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地区大风天气对牧草生长带来的危害。
(3)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5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下图是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被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炎热D.寒冷
2.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南丘陵D.东北平原
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小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2022-08-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灌丛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砾石比重较高。该高山灌丛带的2140~2220m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至2140~2220m处的灌丛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


灌丛带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1)描述该山2140~2220m海拔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海拔高度、坡度的关系。
(2)判断该山2140~2220m海拔处的高山灌丛带,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的所在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州湾(下图),是山东最大的海湾,其开口向北,东起屺姆岛,西止黄河入海口,海域面积约为6967km2。有些年份,受寒潮天气影响,莱州湾封冻期会长达4个月。莱州湾的形成历史较短,自1855年黄河改道注入渤海时才开始形成,且深度较浅,平均深度小于10m,2020年湾口宽为96km。



(1)说出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与同纬度大洋相比,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原因。
(3)从大气受热过程和水循环角度,说明海面封冻对莱州湾海域大气的影响。

8 .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2.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3.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2022-07-0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下图是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被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炎热D.寒冷
2.该地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热带荒漠B.热带草原C.温带荒漠D.温带草原
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的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小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2022-06-3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薄皮核桃是新疆和田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林果树种,一般高达3-5米,根系较深,每年9月下旬采摘,种植的行距一般在8米左右。核桃树需嫁接,且在嫁接后的2年内一般不能生产。近年来受市场行情等影响,种植核桃的收益呈下降趋势,为增加农民收入,和田地区积极探索开展“核桃林下套种蔬菜”技术。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从气候的角度推测新疆和田核桃树的生长习性。
(2)简述林下套种蔬菜对提高核桃园经济效益的好处。
(3)随着核桃树的生长,林下作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而不断减产。为保障果农收入,请从林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2022-06-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