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心洲是江河中的沙洲,由泥沙不断淤积而成。洪水泛滥时其顶部会被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覆盖,致使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在其上游水库蓄水前后江心洲面积变化情况。



(1)江心洲面积最小的季节是____,说出判断依据____
(2)描述发育江心洲河段河流地貌的特点。
(3)说出水库蓄水后江心洲的面积变化,并分析成因。

2 . 2023年9月7日,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图左)。图右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恐龙灭绝的时代及其对应气候的特点,正确的是(     
A.古生代早期——暖湿B.古生代晚期——冷湿
C.中生代末期——暖干D.新生代末期——冷湿
2.推测当时恐龙灭绝的原因,错误的是(     
A.蕨类植物中毒B.气候变化,食物缺乏C.陨石撞击D.火山喷发
2024-03-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地区的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例如梭梭依靠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当气温过高时,梭梭嫩枝会自动脱落,同时关闭气孔。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和小气候,将营养物质集中在自己身边,对养分的分布和循环产生影响,称之为“沃岛效应”。下图示意“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1)请从适应干旱方面推测灌木植被的典型特征。
(2)试从土壤组成角度,分析灌木植物是如何改良土壤的。
(3)调查发现,随着气候变化,在荒漠地区灌木比草本植物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请解释其原因。
2024-03-24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4 . 在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克尔碱镇天山红河谷的北端,有这样一处自然景观地貌;由于这里常年受大风的“雕饰”,它的造型像是一只巨大的“耳朵”,轮廓清晰,色彩层次分明,被人们称为“大风耳”。用无人机从百米高空俯瞰,这片“大风耳”地貌是红白相间的彩丘红层,有着极为原始的丰富色彩。下图为“大风耳”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风耳”形成原因相同的地貌有(     
A.河曲B.冲积扇C.风蚀蘑菇D.钙华坝
2.关于图示景观所在区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风力强劲B.该地降水丰富C.该地植被丰富D.该地土壤肥沃
2024-03-21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专家卷四)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9月3日报道,2023年5月以来加拿大已发生6100多起森林火灾,累计过火面积已达16.4万平方公里,其中约有1/8发生在冻土区(冻土中封存有甲烷等温室气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加拿大林火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相当于约1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火灾的影响下,烟雾覆盖了北美的主要城市,还到达欧洲、亚洲等地区。这场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适宜林火的天气条件、火源和和充足的可燃物。下图为2023年夏季加拿大主要森林着火点分布示意图。


(1)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拿大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干旱。干旱加剧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请分析其原因。
(2)从大气角度,简析加拿大森林火灾带来的影响。
(3)从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角度,指出减少森林火灾的措施。
2024-03-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省沧源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阿佤山中,是我国有名的贫困县。该县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有许多人迹旱至的"神坑"。冬春季节的早晨,山谷中的云海特别壮观。沧源县拱弄村,境内山谷多,平坝少。在这里聚居的佤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太喜欢流动的民族,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村人们同外界交流增多,人口呈现向外流失趋势。目前该村现有农户319户,人口1395人,青壮年劳动力5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72人。左图为拱弄村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阿佤山河谷云海形成示意图。

(1)请根据右图,说明冬春季节的早晨阿仙山的云海特别壮观的主要原因。
(2)结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说明拱弄村人口向外流失的原因。
(3)评价拱弄村人口迁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目前,博斯腾湖已有天鹅、白鹭等各种鸟禽达120多种,每年春季它们都来到美丽的博斯腾湖,在这里繁衍生息。

材料二: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图1)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图2)。


   
(1)根据材料,找出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
(3)指出该湖泊最高水位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4)简析每年春季博斯腾湖畔成为候鸟繁衍生息的原因。
2024-03-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攸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它是在大气、水、生物、岩石等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生物是影响土壤形成关键性的因素。如果没有生物的参与,就不可能形成土壤。图1为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图2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土壤。



(1)结合图1及所学知识,简述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图2所示植被区土壤肥力较低,试从气候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4-03-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左图),该景观内具有独特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规律,是良性生态系统的典范,其空间上表现为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分布。右图示意该景观分布,箭头①~⑤代表水循环环节。元阳梯田在成功申请世界遗产之后,元阳梯田的农田景观已成为元阳县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使当地水资源变得紧张。



(1)说明元阳修建梯田这一人类活动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
(2)分析元阳梯田系统如何有效循环利用水资源。
(3)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请说明反对的理由,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3-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永久冻土中积聚了大量有机物,其碳含量约是大气中碳含量的两倍,全球森林碳含量的三倍。气候变暖正加剧冻土融化,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驯鹿在广阔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甲烷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多倍。下图为格达半岛示意图及天坑示意图。


      

材料二上世纪30年代,俄罗斯的伊乌利京镇附近的伊乌利京山上发现了世界级大型钨锡矿,195993日,伊乌利京采矿选矿联合体启动。1990年代,矿物开采和加工已呈亏损状态。1995年,曾经辉煌的小镇被撤销了,最后一批居民于2000年代初离开了伊乌利京镇。而今,伊乌利京(下图)已是一座典型的尚留有人类痕迹的“鬼城”。


   
考点1.全球性环境问题
(1)(中)试说明“气候变暖”与“冻土融化”的相互联系。
(2)(中)简述材料一中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产生的原因。
(3)(中)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a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
b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c酸雨、土地荒漠化以及臭氧层破坏等也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       )
考点2.资源耗竭问题
(4)(易)造成伊乌利京成为“鬼城”的根本原因是(     
A.政策红利减弱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单一D.锡矿市场萎缩

(5)(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才会出现资源耗竭问题
B.俄罗斯森林广布,且森林为可再生资源,应大规模采伐
C.俄罗斯土地广布,应大力开发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3.环境污染问题
(6)(中)2020年6月15日,郑州海关所属邮局海关在来自俄罗斯的国际邮件中查获金属箔片废料11.6公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             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
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D.环境承载能力较大
b洋垃圾属于(       )
A.可回收资源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电子垃圾             D.廉价产品
c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接收洋垃圾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乌克兰             C.新加坡             D.印度尼西亚
考点4.生态破坏问题
(7)(中)简述格达半岛大量甲烷坑洞的出现对驯鹿生存带来的危害。
(8)(中)有人提议在格达半岛建设天然气工厂收集土层中的甲烷,对此专家表示反对,下列符合专家反对意见的说法是(     )(多选)
A.工厂建设可能破坏驯鹿栖息地B.苔原带生态脆弱,工厂建设易导致生态失衡
C.该区人口稀少,设施不足,建设成本高D.俄罗斯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
E.格达半岛远离消费市场,天然气运输成本高F.冻土广布,不易提纯天然气
2024-03-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例题 人教版必修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