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4 道试题

1 .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重要成煤时期,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2.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总体比较寒冷B.总体比较湿润C.冷暖干湿交替D.温暖干旱明显
3.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D.水稻、小麦等农作物频频歉收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第斯山脉(如甲图)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


      
(1)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乙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垂直带谱分布图,据图简析该地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的原因。
(2)指出乙图所示山脉中雪线东、西两坡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位于南美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这属于哪种分异现象?并请分析其成因。
(4)若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变为低平的平原,会给南美洲的自然带分布带来哪些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纳米比亚最不能错过的是美丽又震撼的星空,其位于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被列为世界上5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之一。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是天文爱好者观察天空的理想之地。

   

材料二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材料三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而是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来代替上衣,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材料四纳米比亚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长期短缺,70%需要进口,很多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1)分析纳米比亚成为世界著名天象观察地的原因。
(2)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3)分析纳米比亚粮食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材料二:下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下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气候的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20-21高一上·全国·期末

5 . 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南海诸岛面积小,海拔低,岛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面左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右图示意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     
A.鱼类死亡分解B.植物死亡分解
C.鸟类粪便及死亡分解D.珊瑚、贝壳碎屑
2.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特点(     
A.自表层向下逐渐升高B.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
C.表层以下50~80cm下降最快D.表层以下20~50cm含量最大
2023-02-27更新 | 50次组卷 | 4卷引用:期末检测题(一)(人教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6 . 卫星图像显示,格陵兰岛西南部德尔塔省一条季节性入海河流三角洲的面积在逐年增长,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陵兰岛的环境特征是(     
A.森林葱郁水网密B.草原辽阔稀树高C.黄沙漫漫风怒号D.茫茫冰原人烟少
2.对格陵兰岛环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寒流流经D.大气环流
3.推测图中季节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遭到破坏B.冰雪融水增加C.地表土质疏松D.海洋沉积加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面图甲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图乙为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图乙地貌的箭头是(     
A.⑧B.⑦C.⑥D.⑤
2023-02-10更新 | 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
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2-06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检测地理试题
10 . 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A位于____游;B位于____游;C位于____游。
(2)该河位于____半球,判断理由____
(3)在A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在B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____
(4)如果B河段处高原地区,该区聚落的分布规律是____
(5)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____处。理由____
(6)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