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玄武岩区域河流密布、植被茂密,优质矿泉水储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随着国内外对优质矿泉水需求量的增加,一些矿泉水生产企业到当地设厂。下图为长白山区某处长期观测井记录的年内地下水埋藏深度动态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长期观测井地下水主要来自(     
A.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B.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
C.湖泊水和积雪融水补给D.湖泊水和雨水补给
2.该地矿泉水资源吸引相关企业在此设厂的优势为(     
①温度较低,微生物多②下渗量大,储量丰富③地广人稀,污染较小④地表开采,取水方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大量开采矿泉水可能导致该地(     
A.森林火灾的数量增加B.泥石流灾害愈加频繁
C.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D.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

2 . 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迎生植被)、羊草、针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2.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针茅高度增加D.芦苇盖度增加
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承纳赣江等五大河来水,并在湖口与长江连通,其水位涨落受五河水量和长江水位的双重影响。左图为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右图为鄱阳湖与长江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

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流域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超过20天,中下游地区超过30天,部分县连续少雨日超过20天。

2022年8月6日,鄱阳湖水文站水位退至11.99米,意味着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至9月5日,湖泊水位跌破8米,部分湖床出现干涸现象,严重威胁到湖泊生物群及越冬候鸟的生存。



(1)说出鄱阳湖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2)据图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
(3)说明2022年8月份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降低的原因。
(4)简述鄱阳湖水位降低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3-01-11更新 | 587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汉江上游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两次河流袭夺。第一次古汉江切穿西侧的分水岭,使汉中盆地的水系注入古汉江;第二次南支流溯源切穿凤凰山袭夺汉江上游,成为了目前的汉江主河道南支流普遍存在V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的现象。下图示意汉江上游发生河流袭夺的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一次河流袭夺对古汉江的影响有(     
A.支流减少B.落差降低C.流量减少D.侵蚀增强
2.推测材料中所示的V形峡谷形成发生在(     
A.袭夺之前B.袭夺之后C.同时形成D.无法断定
3.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对下游沿河古人类的影响有(     
A.大规模聚落增多B.水资源变得紧张
C.低处聚落更安全D.不利于航运发展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蒙湿地主要由萨巴里湖、赫尔曼德湖和普扎克湖组成,这三个湖是罕见的内陆淡水湖。春季三个湖泊会连成一片,5月水域面积最大,可达3.5万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哈蒙湿地开始萎缩。图左为哈蒙湿地区域图,图右为该湿地东北部河流源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分析哈蒙湿地5月水域面积最大的原因。
(2)图左中的甲河为季节性河流,推测春季该河的流向,并说明其对哈蒙湿地盐度的影响。
(3)指出近年来哈蒙湿地的变化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

6 . 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区的典型内陆湖,具有湖泊面积大、水深相对较浅的特点,拥有丰富的湿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水源主要来自伊犁河。下图示意1961—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分别代表(     
A.入湖径流量、蒸发量、降水量B.降水量、蒸发量、入湖径流量
C.入湖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D.降水量、入湖径流量、蒸发量
2.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伊犁河入湖口可能(     
A.湖岸线升高B.湖水盐度升高C.生物种群数量减少D.水域深度保持不变
3.20世纪70年代巴尔喀什湖地下水变化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降水减少B.蒸发加剧C.对湖泊大量补水D.上游修建水库

7 . 地理学家通过研究不同时期雪线高度变化来推知地球环境变迁。下图示意更新世晚期(距今1.15万-7万年)亚洲东部部分地区雪线高度(单位:m)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更新世晚期,图中N阴影区的地理景观最可能是(     
A.草原B.沙漠C.冰川D.森林
2.与M处相比,导致图中P、Q两处数值较高的主要因素分别为(     
A.降水、气温B.气温、降水C.降水、地形D.地形、降水
3.更新世晚期以来,图示区域(     
A.冻土面积增加B.海平面下降C.对流雨减少D.林线上升

8 . 卤泊滩位于陕西省中部,属古咸水湖干涸后形成的低洼盆地。在过去,该地以漫灌淋盐的方式进行盐碱地治理,却因难以向外排盐始终未获成功。21世纪初,该地在农田周围种植防风林,田块间挖设蓄水沟渠(旱季沟渠水可回补农田),沟渠内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工程一生物—农业"综合治理模式,新增万亩高产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漫灌淋盐未能成功治理盐碱地,主要是因为(     
A.位于低洼盆地B.夏季蒸发旺盛C.灌溉水盐度高D.土壤含盐量高
2.推断该地在蓄水沟渠内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降低蓄水沟渠水位B.减少作物病虫害C.降低沟渠水体盐度D.提高生物多样性
3.除治理盐碱化外,该地采用"工程--生物--农业"综合治理模式还有利于(     
A.农业机械耕作B.减轻水土流失C.提高复种指数D.改善局地气候
2022-03-06更新 | 1722次组卷 | 1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蘑菇房是云南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形状如蘑菇,故称蘑菇房。房子为木构架土坯墙建筑,墙基用石料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地上用夹板将土夯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房子多分为3层,最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铺设木板,被隔成房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下图为蘑菇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蘑菇房以土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原因是(     
A.材质坚固,抗震性强B.土石材料,冬暖夏凉
C.原料丰富,就地取材D.通风透气,采光良好
2.蘑菇房中层设火塘利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主要原因是(     
A.火烟味驱虫杀菌,便于室内粮食储存B.上升热气烘干茅草顶,减缓草料发霉
C.冬季湿冷,烤火取暖D.烘干墙体,熏制食物
3.为保护和传承蘑菇房,蘑菇房所在村落最适宜开发为(     
A.森林公园B.新型工业园C.历史博物馆D.特色景区
2022-02-24更新 | 5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滨海红树林、海草床、盐沼三大海洋生态系统固定的CO2称为蓝碳。蓝碳对我国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由于红树林大量被毁,直接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B.大气中CO2增多C.海水温度增高D.大气逆辐射减弱
2.下列措施有助于增加蓝碳的是(     
A.提高节能减排技术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增加城市公园绿地D.建立滨海生态保护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