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①增强D.降低,②增强
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昼夜温差变大B.海冰加速融化C.海水蒸发加剧D.极地东风加强

2 . 下图1为我国42°N某山地北坡自然带分布图,该山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的自然植被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
2.图中岳桦林带林木稀疏,根系发达,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土壤深厚,水源充足B.气候寒冷,多大风
C.坡度大,多泥石流、滑坡D.海拔高,光照弱
3.岳桦林处于当地高山森林和苔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研究发现在这一过渡带内,近年来海拔高处岳桦的幼苗、幼树越多,这表明该山地(     
A.林草过渡带变窄B.岳桦林种群萎缩
C.林带在上升D.苔原带在下移
2021-12-08更新 | 765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某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洪水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水沙形势,受洪水干扰之后经历若干年的循环,某河段水沙形势逐渐恢复(如图),图中河段水沙形势循环时常无法完整进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阶段Ⅱ,河床中形成大量沙塞体的主要原因是沙塞体附近(     
A.流量增大,挟沙能力增强B.水流分散,主槽流速降低
C.土壤肥沃,抗蚀能力较弱D.植被冲毁,河岸侵蚀增强
2.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该河段沙塞体面积减小,主要得益于径流(     
A.流速更快B.流量更大C.水位较低D.含沙量较低
2021-11-02更新 | 78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先锋植物是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能够在严重块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垫状点地梅具有致密的垫状结构,常贴伏于地面,性喜光,能够通过自身特殊的形态结构改变微环境,从而可以为其他植物的迁入和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它常伴生于高山草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先锋植物。下图示意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及垫状点地梅景观(图中深色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气温,原因是垫状点地梅(     )。

①多分布于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②生存地区降水多,大气逆辐射强③生存地区海拔高,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平均温度高④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保温作用强,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0-02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B.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
C.山地降水D.地下水
2.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A.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
B.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
C.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
D.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
3.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     
A.提供养分,供给植被生长
B.阻隔湖水下渗
C.粘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
D.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

6 .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
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
C.土地沙化D.盐碱化
2019-06-08更新 | 15966次组卷 | 74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新疆巴里坤湖(如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砂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       
A.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砂砾石
B.粉沙黏土—砂砾石—黏土石盐石膏
C.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
D.砂砾石—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
2.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质时期(       
A.湖盆地壳下沉B.湖泊面积扩大
C.气候趋于干旱D.河流侵蚀趋强
3.巴里坤湖某一沉积层出现富含有机质(植物碎片)的深色黏土层,推测当时该地为(       
A.深水湖B.咸水湖
C.沼泽地D.盐碱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